是神秘的苗蠱?還是苗女多情的傳說?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笑傲江湖》中的五毒教教主藍鳳凰是“臉色如春花初綻,大增嬌艷之色”。
《碧血劍》中的何鐵手是“外貌嬌媚,言語可喜”。
而油畫大師張利描繪的《苗族少女》則是清純恬靜,靈氣逼人。
似乎在大師們的印象裏,苗女大都是嬌媚可愛的多情美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
沒有禮教之妨的苗族姑娘在愛情上享有充分的自主和自由,從而形成了許多豐富而奇異的風俗節日,比如遊方、趕場、姊妹節、轉花山等等,這些活動可能不盡相同,但目的都是給多情的男女們創造壹個相識和相愛的機會。
“仲春,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這是《周禮》記載的3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區的先民們愛情生活的壹幅風俗畫卷。
而這種“龠舞笙鼓,樂既和奏”(《詩經》)的古老風俗,在今天依舊完整地保存和體現,它就是馳名中外的 苗族姊妹節 。
苗族姊妹節 ,也叫姊妹飯節,苗語叫"濃嘎良", 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 。
它以苗族青年女子為中心,以邀約情人遊方對歌、吃姊妹飯、跳蘆笙木鼓舞、互贈信物、訂立婚約等為主要活動內容。它被喻為"藏在花蕊裏的節日",是"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
壹般在節日的前幾天,各個寨子的姑娘都會上山去采摘做姊妹飯用的南燭木葉、姊巔、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制成黑紅黃綠各色花草汁液將糯米染色,再分別放在木甑裏蒸熟,晶亮芬芳而又香軟可口的五彩姊妹飯就做好了。
苗家姑娘壹改往日樸素的模樣,換上節日的盛裝,頭戴著銀冠,頸戴是項圈和銀鏈,兩耳掛耳環,腕上是各式手鐲;身上綴滿銀牌與響鈴,閃閃發光,絢麗奪目。
她們三五成群地擠在眾人當中,有的羞羞答答地緩緩踱步,有的含笑佇立,仿佛時裝展覽會上的模特壹樣,任憑人們欣賞品評。
姑娘們踩著鼓聲翩翩起舞的地方,更是苗家小夥關註的重點。
五彩繽紛的衣裙和銀飾在夕陽中閃爍,小夥子們發出陣陣嬉笑與贊美,他們跑前擠後,暗自選擇著自己理想的對象。
暮色降臨後,寬闊的江邊草地和沙灘更是苗家青年的天地,處處都是對歌的男女,時時有悅耳的笑聲……
姊妹節的前身是"坡會",其傳說主要來自長達五百多行的《姊妹節歌》。
相傳,金丹和阿姣是壹對兩小無猜的戀人,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對。
阿姣的父母希望女兒嫁回自己的娘家(舊時苗家習俗稱“還娘頭”)。但阿姣早就下定了非金丹不嫁的決心,堅持要跟他在壹起,便被父母軟禁在家中,禁止阿姣跟金丹見面。
父母和族人的阻攔擋不住對愛人的思念,阿姣常常以上山采藥為借口,與金丹在野外偷偷相會。
每次,阿姣都用她裝針線的竹籃偷偷地藏著飯帶去給金丹吃。年復壹年,經過壹番磨難和頑強不屈的抗爭,他倆終於結成了夫妻。於是便有了"姊妹飯"的典故,即苗語叫帶給情人吃的食物為"藏飯",漢語意譯為"姊妹"。
後來,不知過了多少年,傳說臺江縣施洞地區有八百個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八百個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婦而打單身。老壹輩們想起了“姊妹飯”的故事,讓姑娘們把三丙大塘八百個青年男子邀請來吃"姊妹飯"。
後來,不知過了多少年,傳說臺江縣施洞地區有八百個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八百個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婦而打單身。老壹輩們想起了“姊妹飯”的故事,讓姑娘們把三丙大塘八百個青年男子邀請來吃"姊妹飯"。
這樣,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壹雙雙、壹對對結成了眷屬。從此以後,吃"姊妹飯"就演變成為以青年男女間挑選情侶為主要內容的節日活動。
吃姊妹飯是這個節日的重要禮儀事項。按本地人的說法,吃了姊妹飯,防止蛀蟲叮咬。
姊妹飯同時也是姑娘們送給情侶以表達情意的信物,是節日中最為重要的標誌。
下田撮魚撈蝦也是姊妹節活動之壹,壹個寨子的姑娘與另壹個寨子的小夥子相約,以撮魚撈蝦談情說愛等風俗活動,尋找意中人。
踩鼓是整個社區參與節日活動的重要方式,姑娘們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著節日的盛裝聚向鼓場踩鼓,從鼓場上可以看出誰的服飾艷麗,誰的銀飾既美又多,苗族人以此方式展示自己的服飾文化。
苗族姊妹節真實地展現了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會變遷過程中,婦女掌管政治、經濟和文化大權,統治社會壹切事務的習俗,以及男女愛情生活景象。
此間,古老悠久的苗族歌舞服飾藝術、剽悍驚心的舞龍鬥牛娛樂活動,寧靜溫馨的農家田間生活與追求返璞歸真的現代旅遊活動交織互動,是人文生態演化進程的壹大奇觀。
姊妹節同時也是社區內人們走親訪友、文化娛樂、社會交往的活動舞臺,是民族內凝聚人心、加強團結的紐帶。
X學家認為,苗家姑娘可貴的不只是她們對愛情忠貞的態度,還有她們忠於自己,不畏強權的剛毅。
不論是傳說中的阿姣還是書中的藍鳳凰,“苗女多情”的表面下隱藏著壹個崇尚自由的靈魂,她們對抗族人、對抗江湖,為的不僅是情郎,更是那顆不願服從的,不信命的,“叛逆”的心。
看到這裏,是不是很想參加壹次苗族姊妹節呢?想不想了解更多苗族風俗呢?
X學家 聯合 南京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 和 貴州河灣苗學研究院 ,獨家研發的人類學綜合實踐課程中線下田野調查課程,就能帶妳深入苗寨,用人類學的方式追尋苗族姊妹節的腳印……
想了解更多課程信息?想深入學習人類學?
快來參加 12月7日 “首屆中國未來人類學家與領軍學者對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