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專業的論文怎麽寫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淺談鄉鎮行政管理 姓 學 學 名: 號: 校: 導教師: 指 導教師: - - -1- 目 錄 摘要………………………………………………………………………………… (1) 淺談鄉鎮行政管理………………………………………………………(1) 壹、鄉鎮行政管理體的背景………………………………………………(2) (壹)農村稅費改革…………………………………………………………(2)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 二、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弊端…………………………………………(2) (壹)職能界定不夠明晰……………………………………………………(3) (二)法定職權缺失…………………………………………………………(3) (三)職能行使偏差…………………………………………………………(4) (四)公***產品供給短缺……………………………………………………(4) (五)財政危機的普遍性和嚴重性…………………………………………(5) 三、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7) (壹) 更新鄉鎮政府管理理念……………………………………………(7) (二)規範鄉鎮政府的職責…………………………………………………(7) (三)整合鄉鎮範圍內的公***資源…………………………………………(7) (四)合理劃分鄉鎮政府事權………………………………………………(8) (五)理順鄉鎮財稅管理體制………………………………………………(8) (六)探索鄉鎮深化改革的目標……………………………………………(9) 參考文獻……………………………………………………………………………………(11) - - -2- 淺談鄉鎮行政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市場化,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農村農業 摘要 摘要 稅全面取消,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使得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發生了深刻變 化,作為我國最基層的政權,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功與否,關系到我國新農 村建設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本文通過對我國鄉鎮行政體制改革進行分析,探索 鄉鎮深化改革的目標。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國當前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背景,接 著分析了現行體制存在的弊端, 然後縱觀我國鄉鎮行政管理體制的總體演變, 針對我國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出現的問題,總結出基本的經驗和教訓, 在此基 礎上文章提出了我國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關鍵詞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關鍵詞 鄉鎮政府是我國行政體制設置中最低層次的壹級地方政權組織,與其它地方 政府相比,更多地行使管理基層地方公***事務的職能,但鄉鎮政府在我國整個行 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與廣大農民群眾有著廣泛、直接、密切的聯 系,因而,成為聯系和溝通群眾與國家政權機關的紐帶和橋梁。農業、農村和農民 問題,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它對鄉鎮政府的行政能 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提高鄉鎮政府的公***管理水平, 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便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是壹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三農”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 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 村的偉大歷史任務,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為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壹項綜合配套的系統工程, 需要各級政府的推動和支持。 作為我國最基層政權的鄉鎮政府無疑扮演著重要角 色,它身處新農村建設的第壹線,它將是新農村建設中政府這壹主體不可替代的 重要力量。 而目前黨和國家建設新農村的決策是在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後這壹背 景下做出的,取消農業稅使鄉鎮政府財政更加困難,以致壹些鄉鎮政府幾乎不能 正常運轉,作為壹名鄉鎮工作者,對此深有體會。鄉鎮行政管理作為最基層的行 - - -1- 政管理,具有執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和我國實行市場經濟 體制的新形勢不太適應,暴露了當前鄉鎮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 在:職能界定不夠明晰;法定職權缺失;職能行使偏差;公***產品供給短缺;財 政危機的普遍性和嚴重性等等。 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比較復雜, 主要是傳統體制、 行政環境的影響和隊伍素質、法制建設的不適應等。 壹、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背景 我國農業稅費的全面免除與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使得農村工作的內容發 生了很大變化,對鄉鎮政府也提出了壹系列新的挑戰。 (壹)農村稅費改革 新農村建設中鄉鎮行政管理創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減輕農民負擔, 農業 稅費取消以後, 鄉鎮政府從下鄉催收稅費這壹項工作中得以解脫, 但由於舊體制、 機制的“慣性”作用,徹底暴露了農村許多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政府管理職能沒 有從根本上擺脫計劃經濟的影子, 政府無所不包, 無所不管; 鄉鎮機構設置龐雜, 權利重疊,職能交叉,辦事效率不高。隨之而來的是鄉鎮財政的短缺,鄉鎮債務 無力償還,農村公***設施建設資金匾乏。鄉鎮政府除了配合稅費改革的需要進行 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須應對處理農村公***設施建設、償還鄉鎮債務等壹系 列問題。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農民的溫飽問題 已經基本解決,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 步具備了加大對農業和農村支持保護的條件和能力。但農村社會事業、精神文明 和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卻相對滯後,這已經明顯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 步,制約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因此黨中央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做出了建 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舉措。 鄉鎮政府系統有效的實質性改革將對統籌城 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景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我們有必要在反思已有 實踐與理論的基礎上探討新時期鄉鎮政府改革的方向問題。 二、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 - -2- 現行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為我國農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隨著我國 農村稅費改革以及新農村建設工程的實施, 我國現行鄉鎮行政管理也存在著許多 弊端,這些弊端嚴重的影響了我國鄉鎮職能的發展,阻礙了我國新農村建設工程 的實施。 (壹)職能界定不夠明晰 《地方組織法》 規定,鄉鎮政府必須 “執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 , “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這種行政管理體制有其組織性強、政令 渠道暢通、 貫徹落實迅捷的優越性,但在實施管理過程中,由於以上法律對鄉鎮政 府的職能範圍只是原則規定,並未規定具體的職責範圍、內容和各級政府之間的 事權劃分,更未規定具體的職責權限。而實際工作中,鄉鎮政府的工作千頭萬緒, 實施公***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種多樣,上級政府均按“屬地管理、守土有責” 的原則要求鄉鎮政府抓好落實。有的工作要與上級部門相對應,“上面分系統, 下面當總統” ,甚至可以說,只要有事發生,就有鄉鎮政府的責任,鄉鎮政府成了全 能的政府。 此外,縣級行政機關針對農村工作作出的有關決定或政策,變動較頻繁, 工作彈性大,加之縣級行政機關經常下派臨時性任務,使得鄉鎮政府的公***管理 職能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造成不少鄉鎮政府職能失範,忙於應付。 (二)法定職權缺失 作為壹級政權,鄉鎮的機構設置和法定職權應具備完整性和相應的自主性。 但鄉鎮政權在實際運作中,其很多職能部門都只是上級政府職能部門在鄉鎮設立 的派出機構。據不完全統計,各地、縣級業務部門設在鄉鎮的派出機構壹般都在 20 個左右。這些權力性職能部門被從鄉鎮政府行政隸屬關系中分離出去,必然造 成鄉鎮政府職能被分解,擁有的行政權力和手段受到限制,在鄉鎮工作中造成部 門之間、部門與鄉鎮之間的不協調、不配合,導致鄉鎮政府難以統籌安排力量而 有效管理本鄉鎮的社會公***事務。同時,部門利益對鄉鎮的擴張還表現為上級主 管部門不顧鄉鎮實際情況,大量增加人員,導致鄉鎮冗員過多,負擔過重。 “條 這種 條掌權、鄉鎮協調”的體制,削弱了鄉鎮政府職能,導致其履行公***服務職能水平 降低。 - - -3- (三)職能行使偏差 按照政府職能的要求,鄉鎮政府對鄉鎮經濟、教育、文化、衛生及各項社會 事業的發展,負有規劃、指導、協調、服務的責任,但目前我國鄉鎮政府還存在著 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管理方式,已經超出自身的職責範圍行事。有的鄉鎮政府幹預 過多,直接插手生產經營活動,用行政手段介入競爭性領域,同時,在日常具體工 作中,鄉鎮政府的主要精力用於應付“中心工作”,達標檢查驗收。鄉鎮幹部多數 給上級機關辦事,依靠上級的指標工作,用於農民所盼、社會所需的時間就少了, 未能履行好所應承擔的公***職責。 另外,按照法律規定,行政執法的主體是縣級以 上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鄉鎮政府不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但在涉及農稅征 收、征地拆遷、計劃生育、突出問題整治等方面,由於單純依靠上級政府職能部 門無力完成,於是上級黨委、政府便以文件或領導講話等形式,要求“鄉鎮黨政壹 把手負總責”,並且實行“壹票否決”制。在這種壓力下,鄉鎮政府為了完成上級 黨委和政府下達的任務指標,不惜使用不規範的公***權力手段,結果導致越權執 法、違法執法的現象發生,破壞幹群關系,影響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降低政府的公 信力,出現鄉鎮政府“權力有限和責任無限”的現象。 (四)公***產品供給短缺 鄉鎮政府本是農村公***產品的主要供給者,這也是政府職能的重要體現,但 由於長期以來以農補工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已使我國農村社會公***產品供給 嚴重不足。主要表現為: 1、公***基礎設施建設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目前 全國有 261 個鄉鎮、5. 4 萬個村不通公路;在全國 104. 3 萬公裏的砂石土路面 及無路面裏程中,農村公路就有 92. 3 萬公裏,占 88. 5%。很多地方農村公路睛 通雨阻,路況差,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基本生存條件無法保障。 同時,農田水利 基礎設施老化失修,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減弱。過度砍伐和不合理的開采建設導致 水土流失,引發了許多泥石流、洪澇災害、農田被毀等問題。 2、公***衛生事業停滯不前。目前農村人均衛生事業費 12 元,僅為城市人均 衛生事業費的 27. 6%。這種狀況使得農村基本醫療條件嚴重落後,機構雕零,設 - - -4- 備陳舊,衛技人員短缺而且素質偏差,服務水平低下,鄉、村兩級衛生保健網幾乎 處於瓦解狀態,公***衛生和各項預防保健工作難以落實。特別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農民群體,過高的醫療費用,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經濟承受力,不少農民 “因病致貧, 因病返貧”已成為突出的問題。 3、農村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長期以來,農村基礎教育經費主要來自縣鄉財政 和農民集資,雖然近幾年來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試點以來,中央和省市加大了投 入,但仍然只占很小比重。盡管在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試行“壹費制”, 使當地農民的教育負擔有所減輕,但目前基礎教育費用較高,農民無法接受。 此外, 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令人擔憂,不少中小學的骨幹教師由於工資、住房等原因, 或離開教學崗位,或流向城市,師資隊伍難以保證,教育質量下降。 4、社會保障處於徘徊不前的境地。農村社會保障仍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 最薄弱的環節,盡管各級政府采取各種各樣的社會保障、 救濟制度等措施,如農村 低保、五保戶供養、教育救助、優撫安置等,但目前農村低保和醫療保險僅在壹 些地方起步,只占很小壹部分的農村人口,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面相對還很低,遠 遠解決不了農村現有的貧困狀況。 5、文化設施缺乏,文化科技“三下鄉”活動流於形式,沒有發揮其真正作用。 民間文化在低谷徘徊。 6、農村技術支持服務體系處於癱瘓狀態。農業推廣資金投入不足和推廣體 系不夠完善,嚴重制約著推廣力度。部分地方政府借機構改革“卸包袱”,使壹些 地方的推廣服務部門被推向市場,有的甚至撤銷,造成人員離崗或流失,出現“線 斷、網破、人散”的局面。此外,基層推廣隊伍中整體知識水平低,現代農業新技 術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夠,影響了農業新技術、 新品種的推廣轉化,無法適應 當前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需要。 (五)財政危機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鄉鎮政府的財政赤字和負債是全國性的普遍問題,在不發達地區尤其嚴重, 已經出現難以支撐政府機關有效運作的困境,有的地方已經影響到基層政權的穩 定。據統計,目前全國鄉鎮負債總額已達到 2000 億元。經濟落後,農民、農業、 - - -5- 農村“三農問題”突出,是造成鄉鎮政府負債的根本原因。 1、機構臃腫,人員膨脹。據 2004 年中國鄉鎮發展報告,全國鄉鎮機構平均超 編 2 至 3 倍,平均每個鄉鎮內設機構 16 個,其人員平均數 58 人,超過正常編制 2 至 3 倍,平均每個鄉鎮的下屬單位 18 個,其人員達到 290 余人,超編嚴重,鄉鎮 “人 頭費”支出約占財政預算的 70—80%;再加上幾乎所有鄉鎮都有小汽車、電話費 等費用,導致非生產性支出大大超過財政支撐能力,壹個鄉鎮每年僅用於公車的 費用都在 20—40 萬左右,機構設置過雜,人員過多,導致鄉鎮政府運行成本過高, 是造成鄉鎮財政危機的壹個重要原因。 2、政府預算體系不健全,管理混亂。鄉鎮壹級政府普遍缺乏預算意識,很多 鄉鎮的預算形同虛設,同時,政府運作的成本意識淡薄,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 尤其在管理效率和效益上考慮較少。 不少鄉鎮不僅多個部門和領導有財務審批權, 而且有濫購、濫補、濫獎的現象,各種鄉鎮公務消費如迎來送往的接待費、通訊 費、交通費、幹部培訓等支出較高。加上有的鄉鎮幹部在追求個人利益過程中行 為的失範,勢必增大政府的管理成本,擠占鄉鎮財政的公***支出。 3、升級達標,透支建設。從 20 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各級政府經常開展名目 繁多的達標升級活動,實行“上級下指標,鄉鎮出資金”的方式,且多數農業生產 性綜合項目實行資金“配盤制”,鄉鎮財政要承擔相當比重,在鄉鎮財力有限甚至 無力支付的情況下,只有“透支達標”或“透支配套” 。此外,有的地方領導者的 長官意誌、主觀隨意性和行為的短期化等行為,加重了鄉鎮財政的負擔。 4、分稅不公,職責過重。1994 年實行分稅制以來,中央財權大幅提高,地方 財權大幅下降,中央和地方的財權、事權不對等。在地方財政構成中,省、市財政 所占比重較大,基層財政所占比重較小。 目前,我國縣鄉兩級財政收入只占全國財 政總收入的 21%,而縣鄉財政供養人口卻占全國財政供養人口的 71%。 地方的財政 能力減弱,但地方承擔的各種管理事務、 公***服務並沒有相應減少,許多本來應該 由中央、省市承擔的公***產品和服務都由基層政府承擔了,而鄉鎮壹級在財政分 成方面又處於最不利地位,難免造成鄉鎮財政困難。 另外,社會救濟是帶有收入分 配性質的職能,民兵訓練和優撫是為了增強國防,屬於全國性公***產品,本應該都 - - -6- 由中央政府承擔。作為鄉鎮壹級的地方政府,要使他們在沒有或很小有轉移支付 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財力為農村提供良好的公***產品是根本做不到的。 三、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作為我國的最基層政府—鄉鎮政府, 既承擔著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 任務,又承擔著建設新農村的各種任務。當前鄉鎮行政管理存在問題已經制約了 新農村建設,因此,進壹步完善明確鄉鎮行政管理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壹)更新鄉鎮政府管理理念 眾所周知,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兩個條件的基礎之上:壹是政府決策必須體 現大多數人的意誌;二是人民對政治權威的服從。 對政府合法性的深入理解,有助 於政府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府管理理念,正確對待手中的公***權力,擺正自己 與公眾的關系,也有助於鄉鎮政府根據自身所處的行政生態環境出現的新變化, 將計劃經濟的管制型管理轉到適應市場經濟的服務型管理,由包攬壹切的全能管 理轉變到滿足社會公***需要的公***管理,由直接管理轉變到間接管理,確立現代 公***管理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從而最大限度地謀求社會公***利益。 (二)規範鄉鎮政府的職責 現階段,要加快有關鄉鎮政府職能法律規範的創制,規範鄉鎮政府的職能,為 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提供法律依據。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依法規範中央和地方 的職能和權限,正確處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系” 的要求,結合現有 《地方組織法》,盡快制定規範鄉鎮政府的職能、部門機構及管理活動的決策、 執行、監督等各環節的地方性法規及實施細則,使鄉鎮政府的職能轉變切實做到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法治的剛性手段來規範、界定鄉鎮政府的職能。 (三)整合鄉鎮範圍內的公***資源 鄉鎮政府公***管理要借鑒無縫隙政府的理念,克服各職能部門之間各自為政 的狀況,在確保鄉鎮政府職權完整性和 相應的自主性框架內對條塊體制進行改革,從體制上確保鄉鎮政府的統壹性,解 決鄉鎮政府有責無權、責權分離、條塊不協調的問題,實現鄉鎮公***資源的整合。 對於“條塊”體制的改革要繼續實行以鄉鎮管理為主的體制,強化鄉鎮政府統壹 - - -7- 管理本轄區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功能。縣級有關部門要進壹步下放權力,所 有駐鄉鎮的機構在人、權、事上均按照鄉鎮管理,有關部門配合指導的原則進行 改革,“條條”管理權以業務管理為限。通過理順條塊關系,實現鄉鎮責權統壹、 人權與事權壹致,確保鄉鎮政府公***權力的完整統壹。 (四)合理劃分鄉鎮政府事權 從我國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鄉鎮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產品和 服務主要包括公***安全產品、公***生活服務產品、公***生產服務產品、管理服務 產品和社會發展產品等。 據此,現階段鄉鎮政府應當承擔的主要職能是:直接提供 公***安全產品中的公***治安、防病減災、環境治理等,公***生活服務產品中的公 ***衛生,公***生產服務產品中的水利設施、公***土地、科技信息服務等,以及公*** 管理服務產品、 社會發展產品。 這些產品中有的是全國性或跨地域性的公***產品, 如防病減災、環境治理、水利設施、公***管理服務產品、社會發展產品等,中央、 省、市縣應通過專項轉移支付的政策作保障,委托鄉鎮提供,以確保提供的有效 性。其他產品則可由中央、省、縣政府及職能部門提供,或通過市場化、民營化 的形式提供。縣級以上政府應強化對農村公***產品的投入,切實解決公***服務的 城鄉失衡問題,彌補歷史的欠帳。 (五)理順鄉鎮財稅管理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政府建立公***財政制度,按照壹級政府設立壹級財 政。作為鄉鎮壹級的地方政府,必須建立健全獨立的鄉鎮壹級財政。壹要完善分 稅制。按照財權和事權相對稱的原則,進壹步規範完善分稅制。應按照“分稅分 級”的原則,合理劃分五級財政之間的稅種、收入範圍和分成,讓鄉鎮財政能夠從 稅收中享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並適當擴大地方政府的稅權,以增強鄉鎮組織財政 收入的能力。二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就目前我國農村的狀況來看,除了 少數發達地區的農村鄉鎮,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基層還主要是吃飯財政,如果 沒有上級的轉移支付,要依靠自己的財力為農村提供良好的公***服務是根本做不 到的。 同時,現行財力格局決定了不同層級和地區間公***財政的支出能力,也決定 了現階段公***財政覆蓋農村的支出主要應由中央財政和省壹級財政承擔。 要通過 - - -8- 理順財稅管理體制,使農村公***產品供給由以農民為主轉到以政府為主,縮小城 鄉差距,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三要調整預算編制方法,健全支出監控新機制。要實 行綜合的財政預算,把鄉鎮的各種收入統壹納入財政管理,細化支出預算編制,強 化預算的約束力,提高預算的管理水平。 (六)探索鄉鎮深化改革的措施 強化管理,提高效率,把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提升服務水平作為鄉鎮機構改 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鄉鎮機構改革後,工作運轉機制需要重新確立,需要註重各部門的實用功能 和各角色的“獨立性” ,從而強化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公***服務和維護穩定的職 能,建立管理規範、高效運轉的新型運作機制。壹是建立統壹的科學民主決策機 制,進壹步明確黨政職責。確定鄉鎮的最高決策機構是鄉鎮黨委會,鄉鎮所有的 重大事項均由鄉鎮黨委會決策,黨委書記在抓全面工作的基礎上,側重抓黨務、 計劃生育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鄉鎮長在主持鄉鎮政府全面工作的基礎上,側 重抓發展經濟、財源建設和社會服務工作。二是建立鄉鎮幹部新的工作責任制。 各崗位定職定責, 明確職權範圍, 明確工作任務, 做到事事有人幹、 人人有事幹, 每項工作明確第壹責任人,體現責、權、利相壹致的原則。三是建立重點工作目 標管理考核的激勵機制。年初,市裏確立十項重點工作分解到各鄉鎮,市委、市 政府與鄉鎮政府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 各鄉鎮又將其重點工作分解到了每壹鄉鎮 幹部, 同時實行職責掛鉤的責任追究制度, 結合鄉鎮幹部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 進行嚴格考核。建立正確的幹部導向機制,對業績突出的鄉鎮幹部給予表彰、獎 勵、提撥重用。從而使鄉鎮工作思路清晰、合力增強、效率提高,經濟和社會事 業得到全面發展。 深化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務實管用的原 則,以有利於管理、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於 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為根本目的,並結合自身實際來進行。根據上述原則和 目標,應從合理設置鄉鎮黨政機構、合理劃分鄉鎮行政職能、合理劃分鄉鎮行政 區劃、加強鄉鎮機構編制管理、整合鄉鎮行政資源、推行領導幹部“交叉任職”、 - - -9- 引入市場機制深化鄉鎮站所改革、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管理決策機制、壓縮鄉鎮 財政供養人員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人手,推進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新時期鄉 鎮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要著眼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形成有利於轉變 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這是壹項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 強的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大膽創新,積極穩妥地推進。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鄉鎮政府既是 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新農建設政策的實施者,因此鄉鎮行政管理 也是壹個較長時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相信未來的農村鄉鎮行政體制改 革必將進壹步促進實現我國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 - - - 10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寇鳳超. 深化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集團經濟研究, 2006, (8): 8. [2] 左 然. 鄉鎮行政管理體制需創新. 瞭望新聞周刊, 2006, (4): 64. [3]包宗順、徐誌明.鄉鎮財政的困境與解困對策[J].農業經濟問題. 2006(9) [4]徐旭川.公***財政體制框架下的鄉鎮政府職能轉變[J].農村財政與財務. 2005(12)· [5]夏永祥、邵華.轉變鄉鎮政府職能與機構改革[J].農村經濟問題. 2006(8) [6]李燕華.我國鄉鎮政府負債的成因[J].統計與決策. 2007 - -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