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稅地又稱“避稅港”,是指對收入和財產免稅或按很低的稅率課稅的國家或地區。即壹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為了吸引外國資本流人,繁榮本國或地區的經濟,彌補自身的資本不足和改善國際收支水平,吸引國際民間投資,在本國或本國的壹定區域和範圍內,允許並鼓勵外國政府和民間在此投資及從事各種經濟貿易活動,同時對在這裏從事投資、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給予免納稅或少納稅的優惠待遇。
避稅地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歷史原因、稅制原因,也有經濟發展等因素。壹般情況下,成為壹個避稅地的必備條件是:
1.安定的政治局勢。任何跨國納稅人都把財產和所得的安全放在第壹位。他們對政局的變化十分敏感,最害怕承擔政治風險。如果政治上不穩定,財產和所得得不到安全保證,減免稅收就毫無意義。因此,動蕩的政局,必然促使跨國納稅人抽走資產,轉移營業場所。
2.獨特的低稅結構。低稅是避稅地的基本特征,不但決定整個財政收入的稅收負擔輕,更重要的是直接稅的負擔輕,就是說,它必須至少在某壹項重要的所得稅類型上,僅課以低稅或不課稅。因為直接稅的課稅對象是財產、資本、利潤、所得,稅收負擔難以轉嫁。如果該地區的直接稅負擔輕,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海外投資者。另外,避稅地還需要盡量少征或不征流通消費環節的消費稅、營業稅等,對商品進出口的稅收也放得很寬。因為這些“價內稅”不能適應當今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
3.完善的保密制度。避稅地國家或地區必須對跨國投資者的經營活動和財產提供保密。對從事跨國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者來說,能否保證其經營活動和所得、財產的秘密,對其稅收籌劃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提供保密,可以掩蓋壹些公司的虛構營業和真實所得及財產情況,以此避免居住國的稅收管轄,直接享受避稅地所提供的稅收待遇。
4.理想的投資環境。具備良好的交通電訊條件和理想的地理位置對壹個成功的避稅地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外部交通便利,內部基礎設施如郵政通訊、供水供電、機場碼頭等完善的地方,能充分滿足現代生產、經營和管理的要求。理想的地理環境則方便跨國投資者的往來和經營活動。
5.寬松的政策法規。這是吸引外資的“軟環境”。首先,要敞開國門,讓投資者來去自由。如果投資條件理想,但進入避稅地投資、經營和居住要受到立法的限制,也會沖淡投資者的熱情。其次,政策要有連續性。外國投資者最怕政策多變,朝令夕改。最後,投資法規要健全。誰都不放心投資於壹個法規不健全的國家。法律健全,有法可循,保護了外國投資者的權益,從而有利於外國投資者高效率地從事經營。
此外,要成為避稅地,還必須配套實行有利於發展自由貿易的寬大的海關條例、銀行管理條例、自由外匯市場機制等。特別是對於想移居的跨國納稅人來說,適宜的自然環境,壹流的旅遊資源和服務設施也是應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