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在馬哲史上的地位
在“哲學筆記”的既有研究中,存在壹個認識上的錯誤傾向,即把“哲學筆記”看做列寧為改造辯證法而創作的壹部“未完成的著作”。但是,列寧在世期間,“哲學筆記”並未公開出版。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其中的各篇文獻才逐漸得到發表,並於1933年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哲學筆記”單行本。在蘇聯黨內兩次重大的理論爭論之後,“哲學筆記”獲得了以阿多拉茨基的判斷為基礎的理論形態,盡管存在被過分拔高的嫌疑,但仍未被看做壹部著作。之後,由於斯大林刻意擡高《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理論地位,並將“哲學筆記”指認為“列寧的思想實驗室”,對“哲學筆記”的研究遂陷入低谷。直到1963年新版“哲學筆記”的出版和以凱德洛夫為代表的相關研究出現,作為“未完成著作”理論形象才最終在文本和邏輯上得以確立。將“哲學筆記”視為獨立的哲學著作,並構造壹個列寧改造辯證法的“計劃構想”,背離了列寧思想發展的原初語境,並在邏輯上呈現出內在的悖結。只有拋棄傳統研究的同質性思路,在俄國和列寧思想的真實歷史語境中把握“哲學筆記”內容和意義,才能科學理解列寧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