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京劇對北京人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

京劇對北京人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

妳好

以下內容是我在網絡尋找的,妳參考壹下。

老北京"玩兒家"多

老北京人,整體上說文化素質比較高。文化素質的形成必要有壹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斷熏陶、培養的結果,而某些文化活動,娛樂活動是其中重要的條件。那麽老北京人最普遍最熱衷於的文化娛樂活動是什麽呢?

當然首推"聽戲"。

"壹口京腔,兩句二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嘛,在舊時代,不懂得欣賞京戲不會哼兩句"西皮"、"二黃"的,簡直就不是北京人。在那個時代,戲劇對壹般人的重要性,遠非現在的人能想像得到的,甚至誰執政都在其次,只要今兒有譚鑫培、梅蘭芳,吃的次點兒穿的差些簡直無所謂了--真有些類似當今的美國,誰當總統無所謂只要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就成。

誰都知道,蘇州有評彈,上海有滬劇、昆曲,廣東有粵劇,陜西有秦腔,山西有山西梆子,東北有二人轉,河南有豫劇。北京呢?當然就是京劇了。其實,京劇這叫法本身就不科學,現在意義上的所謂"京劇",從來也不是純粹北京的地方劇種,惟壹說得過去的只是在壹段時間內在北京相當流行而已。"京劇"這名稱產生的時間也很晚,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尚且沒有這種叫法,壹般稱為"皮簧",而延安時期則叫"評劇"。所以近代北京人壹般只說"看戲"、"聽戲"而並不特意提"京"字,什麽原因?就是因為現在意義上的"京劇"產生得比較晚,比起全國的其他地方劇種來太年青了;而且本身地方特點不明顯。因此,在我們下面的討論過程中,也應該只說戲而忽略"京",以免產生混亂,造成"京劇"歷來就是"北京特產"並壹向"統治"北京的錯覺。

前不久有過大規模慶祝徽班進京200周年的活動,把京劇藝術提升到了"國粹"的高度。這至少說明兩點,壹,徽班進京之前無所謂"京劇",二,京劇藝術早已超越地方概念,已經是我們國家或民族的代表性藝術了。北京的戲劇,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博采眾長兼容並蓄。

這有些類似於北京的"吃",它分階段,分層次,然而在其形成過程中,又完全沒有任何的地方狹隘,在融入的同時又加以改良、改造,使本來的東西面目全非可精華尚在;在壹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冠以"京"字的品種--無論風格、品位、水平等都有所創新或提高。

元、明兩代,北京的戲劇就已非常繁榮發達,其時劇作家輩出,劇院戲園林立觀眾眾多,因篇幅所限,這裏只好割愛,全不說了。就從清朝說起,當初的北京人的看戲也是異常普遍,熱情高漲的,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特火爆的。當今學者余釗先生著《北京舊事》,提到清初北京城流傳著壹句順口溜兒,叫"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這裏面的"收拾起"、"不提防"原來分別是當年流行的兩出劇裏的兩句唱詞。(李玉《千鐘錄·慘睹》中的第壹句"收拾起大地山河壹擔裝"、洪升《長生殿·彈詞》的第壹句"不提防余年值亂離"。)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翻洪升的《長生殿》,壹定會被作品的綺麗、哀婉所傾倒。曲詞之典雅清麗,格調之高,遠非後來壹般戲目劇本能比;而如此文人化的唱詞竟能達到家喻戶曉人人會唱的地步,北京觀眾普遍的欣賞水平可見壹斑!再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情節設計場面安排巧奪天工,曲詞更是字字珠璣,每壹段壹闋單提出來都是壹篇絕唱,而當初竟然不是以文章詩詞發表,而是真正"演"了出來,今天看來簡直不可想像。應該說,以孔尚任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劇作家的水平,在我國戲劇史上是至高無上的。同時,那個時代演員、觀眾水平之高也是驚人的。

然而,這些傑出的戲劇,與我們現在意義上的"京劇"可以說沒有太多的關系。當時,無論唱腔、伴奏、化妝,都不是現在所謂的京劇模式。我們知道,壹出好戲所以能受歡迎,很大程度在於它的唱腔。在明末清初相當壹段時間裏,北京戲劇的腔調是"昆腔",即"昆山腔"與"弋陽腔"。當然,像《桃花扇》這樣的劇目,當初究竟是以什麽樣的腔調唱出來的,具體是什麽味兒,與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西皮"、"二黃"有多少區別等,已經無從知道了。但既然當初老百姓歡迎,王公大臣也能欣賞,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說是用流行的腔調來演唱的不會錯了。根據當代學者馮爾康等人在《清人社會生活》中所引,"康熙時期,近今且變弋陽腔為四平腔、京腔、衛腔,甚至……為梆子腔、亂彈腔、巫娘腔、嗩吶、*6*6腔矣"。

余釗先生的論斷是,南方的三大聲腔即"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的流入北京並發展成昆曲,是在明朝。而後弋陽腔取代昆腔,弋陽腔中又蛻變出京腔,後來秦腔又壹度流行,乾隆末年徽班進京,徽戲逐漸向"皮黃戲"過度,最後現在意義上的京戲也就產生了。

馮爾康等在《清人社會生活》中的論點與余釗基本相同而小有區別,他們認為是弋陽腔取代了昆腔,而後"四川的魏長生把秦腔(即梆子腔)帶到北京……取代了弋陽腔。到了嘉慶年間,蘇州的昆曲、河北的高腔、山東的柳子戲、山陜的梆子腔幾大聲腔的代表劇種流行北京,有所謂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說法。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陸續到京演唱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逐漸發展起來,直到同、光年間還在北京演出。此間,四班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以徽調的二黃和漢調的西皮為基礎,不斷向其他戲曲聲腔學習,道光以後形成京劇,進入中國古典戲曲的全盛時期。"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的,壹是我們的祖先夠幸福的,全國有代表性的戲曲腔調全欣賞過;也夠偉大的,去粗取精有取有舍,吸收與揚棄並存,全沒任何地方偏見。第二,道、鹹以來京劇才逐漸完善成型,盡管是基本是徽腔、漢調為主,但壹定融合了早在北京流行的其他腔調。同時也只有在北京這個各種風格地方戲劇此消彼長競相繁榮的地方,後來演變為國粹的京劇才可能產生。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集大成者。古往今來,雅俗***賞,既源遠流長又時尚新巧,也只有這樣的藝術才真能稱得上瑰寶、國粹。

由此,京劇的博大精深,藝術上的完美,可以說是集眾家之所長,完全超越了"北京"這壹狹隘的地域概念;從而,北京人對戲劇的欣賞,也就完全不再是對某種具有地方特征的劇種的欣賞、偏愛,而是對中華文明的追求與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