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套品種
適宜水稻田間套種的主要是中高溫型的紫木耳、大光木耳和毛木耳。目前,在湖南較為普遍栽培的是紫木耳,其子實體生長適溫範圍廣,抗逆性強,在高溫條件下不會產生流耳和爛耳。水稻品種應選用生育期適中、抗病性較強、耐肥抗倒、植株茂盛的高產優質品種。目前,湖南選用的早稻品種為湘早秈1號和V35、晚稻選用V6等。
(2)栽培季節
我國南方早、晚兩季水稻均可套種紫木耳。壹般在5月5日插完早稻,6月1日前曬田,4~5月份制紫木耳菌袋,6月上旬至7月份菌袋排放在稻田行株間出耳。晚稻壹般在7月份接種菌袋,在8月1日前插完秧,8月20日以前曬田,8月下旬至10月份將菌袋排放田中出耳。長江以北地區近年也開始采用這種栽培方法,但只能套種壹季。
(3)菌袋培養
稻田套種紫木耳的培養料,可參考常規栽培配方。袋子規格為17厘米×33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可裝稻草培養料幹料0.25千克,濕重約0.75千克。菌袋生產工藝按常規。發菌管理根據自然氣溫的不同,分為低溫期發菌管理或高溫期發菌管理。早稻套種紫木耳,大批量制袋是在2~3月份,此時氣溫低,月平均氣溫在10℃左右,耳袋可采取墻式堆放5~6層,以利用袋堆積溫促進菌絲生長。晚稻套種紫木耳,制袋時間為4~6月份,此時氣溫高,最好平放在床架上或地面,疊袋最多不要超過2層,必須留有壹定通風空隙,以利於菌絲發育。培養1個月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袋。
(4)出耳管理
菌袋下田後1~4天為紫木耳原基分化期,每天上午11~12小時、下午4~6時灌水,使水淹沒至耳基部位,經30分鐘後將水排除,至溝中蓄滿水為止。若耳袋下田後有連綿陰雨,要及時將畦面積水排幹,溝內蓄水淺留或不留;陰天保持畦面水位4~5厘米,晚間排幹或留半溝水。經數天後耳片很快舒展,進入盛長期,此時的管理亦視天氣變化而定,晴天灌水滿溝,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幹水。下雨天壹般在10天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時,采大留小。發現爛耳要及時清除,采耳時遺留在田間的碎耳要收拾幹凈,以免引發蟲害。采耳後2天,於午間灌水出耳處,經30分鐘後排水,畦面留水4厘米;下午4時按上法重復灌水1次。晚間畦面留薄水,經4天左右又有新的原基形成,每隔3~5天采收1次,可采收4~5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