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如果說冬天代表性的皮膚病,是冬季癢,那夏天代表性的皮膚病,應該就是黴菌感染了!

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終年濕度都高,夏季加上高溫,壹整個 潮濕悶熱 呈現蒸籠狀態,就是 黴菌最喜歡的環境 。

黴菌在皮膚上的表現非常多樣,致病菌種不同、部位不同、甚至曾經經歷過的治療不同,都會讓黴菌感染改變它的樣貌。

我來簡單介紹壹下,皮膚黴菌感染的八大面向。

面向壹 體癬

皮膚病常用"癬"這個字,來描述黴菌感染,所以看到"癬",通常都是指黴菌,當然也有例外,像是 幹癬、牛皮癬,就跟黴菌無關 。

體癬好發在 身體穿最多衣服的地方 ,像是 胯下 (閩南語的該邊)、 大腿內側 、 *** 周圍、 *** 下緣 等等部位,體癬的外觀有個***同的特色,就是會形成 壹圈壹圈的環狀病竈 ,同時外緣比內側紅、脫屑厲害,所以遠遠看,很像壹條蟲蟲圍在病竈周圍。

然而,很多皮膚病,都會有類似環狀的變化,並不壹定環狀的皮疹就是黴菌。

體癬大多會有癢癢、刺刺的感覺,所以患者很容易註意到身上長了癬;體癬很好治療,外用抗黴菌制劑、口服抗黴菌藥,大約兩周內病竈就會明顯緩解。

然而,門診常常見到患者來的時候,都已經宣稱他們擦過"癬藥"卻不見好轉,這通常是因為這些患者,往往自行買藥,用了復合性的藥膏,壹條藥膏同時可以抗黴菌、抗細菌、抗濕疹,最後就是不論黴菌、細菌、濕疹,通通治不好!

因此皮膚病,正確診斷、精準用藥很重要,如果沒有確定診斷就自行擦藥,擦的藥膏也不清楚成分,擦擦停停越弄越復雜,往往會讓病竈失去原來的樣貌,甚至讓醫師誤判,到最後延誤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面向二 變色糠疹

壹樣是好發在身體的黴菌,變色糠疹光聽名字就知道,跟普通的體癬很不壹樣;不單單只是致病的黴菌種類不同,呈現出來的外觀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變色糠疹感染在身體上,就是俗稱的 汗斑 ,壹樣是因為悶熱、潮濕,讓黴菌增生,只是這種黴菌,會讓色素脫失,導致被感染的部位,呈現出紅、白、咖啡等等不同的顏色,也因此它有另外壹個別名:花斑癬,就是因為看起來花花的、顏色很多變。

變色糠疹通常沒有癥狀,往往是家人、朋友看到患者身上紅壹塊、白壹塊的,才會發現它;壹旦發現,患者往往很驚慌,為甚麽呢?因為它跟另壹個皮膚病長的很像: 白斑 。

看起來都是白白的,但是白斑是屬於自體免疫的疾病、汗斑則是黴菌感染。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通常可以憑外觀以及分布的部位就區分出白斑與汗斑,兩者的治療方法南轅北轍,所以正確診斷,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汗斑不難治療, 口服抗黴菌藥、外用抗黴菌藥約兩周到四周左右,通常黴菌就已經清除 ;然而,皮膚上面的色素不均,卻會持續存在,需要壹直等到皮膚自然更新、新皮取代舊皮以後,這些紅壹塊、白壹塊的皮膚色塊,才會逐漸淡化。

在投藥之後,更重要的昰改善生活環境,不要讓身體長時間處在汗濕、悶熱的情況下,才能真正跟汗斑說掰掰。

面向三 香港腳

黴菌感染當中最有名的,非香港腳莫屬 了,雖然叫香港腳,但是沒去過香港也會得到,黴菌感染到腳,就是俗稱的香港腳,比較正式的名字,叫做 足癬 。

跟上面的體癬不同,香港腳通常分成兩種型態,壹種會容易濕濕爛爛的,甚至會起水泡,好發在腳趾頭縫隙中;另壹種則是乾乾的脫皮,整只腳都可能會有,甚至會蔓延到腳背、小腿。

[可是我不會癢耶!真的昰香港腳嗎?]常常患者在聽到自己有香港腳時,第壹個反應就是這個。

其實香港腳不壹定會癢,腳上會癢的皮膚病也不壹定是香港腳;要確定腳上的病竈到底是甚麽,光用看的往往不夠,要加上病史輔助診斷,有時候還需要看看指甲有沒有變化、甚至照壹下光、做壹下顯微鏡檢才能確診。

我常常遇到家人、朋友傳壹張照片,就問我這是不是香港腳,我都這樣回答他們:

[先讓我擲筊壹下,我才知道答案。]就是因為光看壹個角度、壹張照片,昰很難做到正確診斷的。

治療香港腳,也充滿了考驗,倒不昰長在腳上的黴菌很難殺,而昰患者往往擦藥會失去耐心。

很常見的治療失敗的原因就是:癢了才擦、不癢不擦,然而黴菌始終都在,未曾離去;整只腳都脫皮的足癬,往往需要不間斷的擦藥二到三個月才能清除黴菌;壹旦合並指甲也感染到黴菌的患者,通常需要口服抗黴菌藥壹起治療才能見效。

香港腳不難治療, 難的昰持之以恒的擦藥,以及維持幹爽通風的足部環境 。

(為什麽香港腳總是不會好?醫師告訴您)

面向四 頭癬

頭癬就是頭皮長黴菌,頭皮之所以特別,在於頭皮上面有頭發,所以頭癬不只頭皮有變化,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掉頭發。

頭癬的表現很多樣,可以很極端的紅、腫、化膿,也可以只有輕微的脫屑及掉發,這都跟引起頭癬的致病菌不同有關。

發生在兒童身上的頭癬,比較常由寵物身上傳染得來,來自動物的黴菌,會引起較強的發炎現象,因此常見到小朋友頭上掉頭發的地方腫了壹包,上面遍布著小膿皰,有時候還會流湯流水,這是典型動物來源頭癬的表現。

皮膚科醫師中,喜歡欣賞世界名畫的人很多,其中又以臉部特征明顯的人物畫最受青睞,因為皮膚科醫師們可以從畫中的蛛絲馬跡,猜出主人翁本身有的皮膚疾病。

頭癬當中,我第壹個想到的,就是來自民間的臭頭皇帝朱元璋,他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衛生環境很差,自己描述自己的皮膚很癢、頭發掉落,雖然沒有實際照片可供佐證,但是我想,舉臭頭皇帝的例子來描述頭癬,大家壹定會印象深刻。

頭癬不只好發在兒童身上,成年人也會發生,而且好發在中年女性。不同於兒童的頭癬,發在成年人的頭癬,通常癥狀很輕微,往往只有輕微的頭皮屑、局部頭發斷裂、落發,癢或是痛的癥狀都不明顯。

診斷成年人的頭癬,對皮膚科醫師來說,也是壹大挑戰,通常需要皮膚鏡、顯微鏡佐證,才能確定診斷。

頭癬很好治療,口服藥四周到六周左右,病竈就會清除,頭發也會長回來,除非是發炎反應太強的頭癬,不然治療後通常不會留下疤痕。

面向五 毛囊炎

我常常跟患者這樣說:長在臉上的叫青春痘,長在身上的叫毛囊炎,這樣大部分的患者就可以明白毛囊炎是甚麽東西;然而,這個說法有個例外,當今天致病菌不是細菌,而是黴菌時,就不全然壹樣了。

容易引起毛囊炎的黴菌,就跟變色糠疹(汗斑)的致病黴菌壹樣,是屬於正常皮膚就會有的***生菌,當環境合適、悶熱潮濕時,黴菌才會鉆進毛囊裏,造成毛囊發炎。

門診上常見造成黴菌性毛囊炎的原因,其實都跟之前 不當用藥有關 。因此在診斷黴菌性毛囊炎之前,我通常都會問患者壹句話:

[妳之前擦過甚麽藥?]

如果患者曾經用過止癢藥、濕疹藥、蚊蟲咬的藥、隔壁大媽拿給他擦的藥,那診斷幾乎可以確定。

假如患者真的沒有擦過其他的藥,但是近期內曾經吃過類固醇,或接受免疫抑制療法,那黴菌伺機性感染的機會也很高。

假如上述都沒有,光看皮疹的形狀、位置,其實老練的皮膚科醫師,也能區分的出黴菌性與細菌性毛囊炎的差別。

黴菌性的毛囊炎治療不難,口服、外用抗黴菌藥物約兩周到四周的時間,癥狀就可以緩解。

面向六 灰指甲

黴菌除了感染頭發之外,指甲也會有黴菌感染,指甲感染黴菌,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灰指甲。

不要以為灰指甲壹定要是灰色的才是黴菌感染,灰指甲其實是指, 指甲因為黴菌感染,而產生變厚、變形、變色、脫屑、粗糙 ,所以看起來可以黃黃的、白白的、綠綠的,不壹定是灰灰的。

灰指甲根據被侵犯的指甲位置、面積,可以簡單分成四大類,正確診斷的灰指甲,接受治療後,痊愈的比例很高。

然而門診卻常常聽到患者說:我已經治療灰指甲好幾個月了,指甲卻還是壹樣,這是為什麽呢?

灰指甲雖然是目前最常見的指甲病變,然而會讓指甲變色、變形的病,卻不只灰指甲壹種;正確診斷需要皮膚科醫師協助,有必要的話,顯微鏡檢、指甲切片,都是輔助診斷的利器。

(灰指甲長什麽樣子?該如何治療?)

面向七 孢子絲菌病

接下來這兩個面向,可以說是皮膚黴菌感染的大魔王,當黴菌感染從表皮、真皮、壹路侵犯到皮下組織時,就會形成壹顆硬硬的皮下腫塊,通常會合並有痛、或是壓痛的癥狀。

孢子絲菌病的發生原因,通常是因為手指、腳趾有小外傷,或是被植物刺傷、劃傷,讓黴菌借此侵入皮膚,因此常接觸到植物的工作,像是 農夫、園藝工作者 ,比較容易得到孢子絲菌病。

當黴菌入侵皮下組織時,我們的免疫細胞也會攻擊入侵的黴菌,免疫細胞包圍黴菌,形成壹顆皮下肉芽腫;然而,當患者的免疫力不足以清除這些黴菌時,黴菌就會像士兵攻占堡壘壹樣,壹路沿著淋巴打上來,所以皮膚上就看到壹顆壹顆的皮下腫塊,從肢體末端,慢慢往軀幹的方向移行。

孢子絲菌病不難診斷,難的是確認肇事的黴菌菌種是哪壹種,如果幸運的話,可以培養出黴菌,做藥物敏感性測試,就可以找到最有效的抗黴菌藥物來治愈它, 孢子絲菌病通常需要長達數個月的治療 。

面向八 足菌腫

如果說孢子絲菌病是皮膚黴菌感染的大魔王,那足菌腫可以說是帝王暴龍等級的大魔王了。

當黴菌侵犯不只局限在皮膚,壹路延伸到皮下組織、肌肉、骨骼、關節,就會形成足菌腫。

足菌腫通常發生在熱帶或是亞熱帶地區,衛生條件很差,常常赤腳走路的地區;最常發生在腳,可以看到原本正常的腳,因為感染的關系,整個腫脹、變形、化膿。

不同於其他的皮膚黴菌感染,只要吃藥、打針,就可以痊愈;足菌腫通常需要手術清創,甚至需要截肢,才能清除黴菌、保全患者的性命。

黴菌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無所不在,面包放久了會發黴,就是黴菌在作怪;我們愛吃的香菇、金針菇,嚴格說來也是黴菌的壹種。

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絕黴菌,幾乎不太可能,但是我們可以營造出,對黴菌不友善的環境,讓黴菌不要在皮膚上面落地生根。

夏天到了,壹定會悶熱、壹定會出汗,請穿著吸汗、寬松的衣物,壹旦汗濕了,不要怕麻煩,可以的話,清水沖洗壹下,或是用濕毛巾擦拭汗濕的部位,之後再換上幹爽的衣物,就是最好預防黴菌的方法 。

參考文獻

Tinea capitis in *** s in southern Taiwan. Int J Dermatol, 30(8):572-5.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