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水庫,位於海蘭江支流長仁河下遊,距龍門村西南1公裏,是1座具有以灌溉為主,防洪、養魚、發電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壩址以上河長39.2公裏,集水面積304平方公裏,平均每年徑流量7840萬立方米。亞東水庫為三級水工建築物,百年壹遇洪水設計,五百年壹遇洪水校核,萬年加乘30%洪水復核,設計水位376米,總庫容408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429萬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輸水洞和電站。亞東水庫,1975年10月30日合閘蓄水,於1978年11月全部竣工,1978年12月,省州縣聯合驗收組驗收合格交付使用。亞東水庫設計灌溉保證率8000,設計灌溉面積11113公頃;多年平均發電量290萬千瓦小時;養魚水面199公頃,可保證長仁河兩岸100公頃水田二十年壹遇洪水基本不受災。亞東水庫建成後,1979年、1980年、1982年發生大早,由於亞東水庫的水源源不斷的輸入海蘭江,使和龍、龍井兩縣8000公頃水田仍能保證正常灌溉。亞東水庫堪稱遊覽勝地,植被較好,沒有汙染。
石國水庫,位於海蘭江支流福洞河的下遊,距朝和線鐵路龍水坪車站8.5公裏,是壹座以灌溉為主,養魚、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壩址以上河長21公裏,集水面積190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徑流量3140萬立方米。石國水庫為三級水工建築物,按100年壹遇洪水設計,5000年壹遇洪水校核,正常水位405.50米,總庫容158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90萬立方米。石國水庫是1958年開工,由州水利處設計,和龍市組織施工。1983年完成壩基處理,1985年大壩合龍,1987年8月竣工。石國水庫設計灌溉保證率80%,設計灌溉面積1813公頃,可保證現有523公頃水田的灌溉用水,還可以擴大水田1300公頃。養魚水面67公頃,年產魚25噸。 和龍灌區,位於和龍市城附近海蘭江兩岸,包括和龍、龍城、土山、富興1鎮3鄉z5村,南自松下坪,北達明山,長19公裏。最早的三道溝渠道建成於1915年(民國4年),長4512米。1937年到1942年由和龍市水利組合負責施工11條渠道。1949年以來,不斷擴大渠道斷面,增加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993公頃增加到1987年的1180公頃,其中水田1080公頃,菜田.67公頃,苗圃33公頃。灌區以海蘭江為主要水源。以牛心河為補充水源,有壹座漿砌石攔河壩,幹渠12條、69公裏,支渠23條、12.5公裏,渠系建築物92座,***投資32萬元。
西城灌區,位於蜂蜜河下遊兩岸,設計灌溉面積1247公頃。本灌區於宣統二年(1910年)開發,1928年(民國17年)已初具規模。新中國成立後,整頓渠系搞好工程配套,先後建成永久性建築物67座.灌區有漿砌石攔河壩壹座,柴石攔河壩7座,進水閘8座,引水流量3.55立方米/秒,幹渠8條、長23.5公裏,支渠59條、長37.3公裏,電灌站2座,灌溉西城鄉10村、1247公頃水田,灌區總投資52.82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8.54萬元。
頭道灌區,位於長仁河和海蘭江會流的河谷平原上,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533公頃,有效灌溉面積967公頃。灌區包括頭道鎮13個村、86個生產隊,始建於1927年(民國1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經過維修、改造、擴建,到1987年實際灌溉面積達1520公頃。灌區以海蘭江為主要水源,以古洞河引水工程和亞東水庫為補償水源。灌區有2座漿砌石攔河壩,7座柴石攔河壩,幹渠9條、長40公裏,支渠63條、長23公裏,9座鋼筋混凝土進水閘,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電灌站1座,渠系建築物61個,全是永久性建築物。
龍水灌區,位於和龍市東北部海蘭江中遊右岸,海蘭江為其主要灌溉水源,福洞河為其補償灌溉水源,設計灌溉面積114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033公頃。該灌區1917年(民國6年)始建,1937年已初具規模。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渠系整頓擴建,灌區永久性建築物25座,兩座漿砌石攔河壩,13座柴石攔河壩,15座進水閘,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系建築物25座,灌溉龍水鄉9個村和東城鄉2個村的1273公頃水田和公頃苗圃。
龍門灌區,位於和龍市北部長仁河下遊兩岸,亞東水庫為其唯壹灌溉水源,設計灌溉面積68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440公頃。1935年始建,1944年基本建成,灌區有7座攔河壩,7座進水閘,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有幹渠7條、長33.5公裏,支渠22條、長7公裏,渠系建築物34座,灌溉龍門鄉5個村的673公頃水田,灌區總投資13.2萬元。
東城灌區,位於和龍市東北部,海蘭江中遊兩岸,海蘭江為其主要灌溉水源。亞東水庫和蜂蜜河為其補償灌溉水源,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32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100公頃。東城灌區始建於1916年(民國5年),1934年初具規模。東城灌區原有9座攔河壩,9條幹渠。由於攔河壩過多,壹遇幹旱缺水時,上下遊之間經常發生用水糾紛,1980年到1984年間,用新建和撤並攔河壩的方法整頓灌區。整頓後有兩座攔河壩,幹渠3條、長29.3公裏,支渠9條、長54.3公裏,進水閘3座,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電灌站7座,渠系建築物23座,灌溉東城鄉8個村、龍水鄉2個村、頭道鎮i個村的1540公頃水田和7公頃苗圃。灌區經過整頓已達到灌排渠系齊全,工程配套,管理有序的標準,兩座攔河壩有專人管理,各配備對講機i部,管理所和管理人員可隨時用對講機取得聯系。灌區曾兩次被評為吉林省水利系統先進單位。
八家子灌區,位於和龍市北端中部,海蘭江上遊南岸,設計灌溉面積509公頃。1919年(民國8年)開發,1938年初具規模。灌區有5座攔河壩,5條幹渠,兩座電灌站,渠系建築物27座,灌溉八家子鎮7個村542公頃水田和菜田。
崇善灌區,位於圖們江上遊左岸,設計灌溉面積562公頃,1987年實際灌溉面積413公頃。該灌區有兩條幹渠,既元峰渠道和南夕渠道。
蘆果灌區,位於圖們江上遊北岸,新豐河為其主要灌溉水源,圖們江為其補償灌溉水源。設計灌溉面積40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200公頃。1982年邊境地區經費投資22萬元,新建了興南和蘆果兩座漿砌石攔河壩,攔水效果明顯提高。
白龍灌區,位於月晴鄉白龍村至下所屯圖們江沿岸,在石建灌以基礎上擴建而成。石建灌區建於1944年,由“勤勞奉仕隊”修建。可引水灌溉水田39公頃,1945年“八壹五”光復後,月晴區采取農民出工、國家資助的辦法,整修攔河壩,修建進水閘。1951年,將渠道延伸至馬牌村。渠道長11公裏。I965年,灌溉面積為262公頃。1970年,灌區水田面積發展到389公頃。是年,月晴公社決定修建白龍引水渠道,8月動工,次年春,完成380米隧洞和4000米渠道,修建進水閘、白龍水輪泵站、白龍溝和白龍溝涵洞工程。1972年,將隧洞延伸280米和增建渠首進水閘。1973年秋至1974年春灌前修建石建水輪泵站。改建羊野、岐新湧洞,將白龍水利工程與原石建灌區渠道連成統壹的灌區,形成幹渠總長15公裏。灌區內4個村,474公頃水田得到充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