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獨奏,黃海懷1964年作曲,樂曲表現的是內蒙古人民在節日賽馬的熱烈景象,旋律輕快奔放,風格獨特,富有 *** 。
賽馬:二胡獨奏,黃海懷1964年作曲,系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湧現的新作品。表現的是內蒙古人民在節日賽馬的熱烈景象,旋律輕快奔放,風格獨特,富有 *** ,尤其是用手指撥動二胡內弦演奏如同陣陣馬蹄聲,妙趣橫生,富有想象力。全曲短小洗煉,結構緊湊。
樂曲開始是熱烈奔放的快板,堅定有力的強音和快速急促的音型寬緊相間,刻畫出群馬奔馳和人聲鼎沸的場景。
第二段主題選自內蒙民歌《紅旗》,旋律富有濃郁的內蒙風味,熱情昂揚,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裏的歡樂之情。主題第壹次變奏音樂活躍跳動,富有動力。第二變奏以伴奏樂器演奏主題,而二胡巧妙地用手指撥動內弦,奏出跳躍的分解 *** ,兩個聲部的巧妙結合,妙趣橫生。
第三段重現首段後,快速分弓演奏旋律,情緒更加熱烈高漲。大起大落的分解 *** 音跌宕生姿。最後從最低音區開始,向上模進,急速躍向 *** 頂點,用顫弓奏出強烈的羽音,聲勢浩大。當羽音切住後,以堅定的節奏結束全曲,鏗鏘有力。
欣賞 二胡《賽馬》作文
在中央電視臺的什麽欄目中我已忘記註意,因為我當時的註意力全部集中在《賽馬》的演奏上了。
甚至演奏者姓甚名誰我都沒有留心,真正地脫離了形相而作神思的交融。只聞那悠揚的琴聲與我的心弦壹齊***振,琴聲繞梁,而我的心弦也將空氣振顫。
只看那瀟灑的演奏動作與我的靈魂壹起舞動。仿佛就在那青草地、碧雲天之間。
我與演奏者同樣地投入、同樣的忘情,──都被這音樂的主題掌控而情緒歸壹無暇旁騖。 二胡最擅長的情調是如泣如訴,如哀如怨。
但這首《賽馬》卻讓二胡鏗鏗鏘鏘,激越奔騰。如波濤滾過,狂飈卷來。
那演奏者的姿勢也讓我為之傾倒:拉弓的手臂開張有度,舒展合心。甩頭轉體無不和諧,達到了天人合壹的境界。
至此我才真正覺得,欣賞音樂演奏也應當講究相與聲的結合,僅有聲也是不夠的。 更讓我開眼界的是這次演奏是壹對父子,兩人合奏壹曲。
激越的旋律如長江大河奔騰直下,如聞馬蹄翻飛得得之聲,如見馬背起伏追趕之境。兩人運弓的速度、幅度壹模壹樣。
只是父親老成如山,有金石之氣,兒子靈動如水,有冰刃之銳。雙雙琴聲除了比獨奏更加厚實、豐盈之外,卻絲絲入扣,完全合拍。
二胡的演奏在於音質,初練的時候往往發出殺雞殺鴨般的聲音,可心讓四鄰頭痛,好友側目。而技巧精熟、爐火純青時發出的琴音,卻如緞如綢、珠圓玉潤。
再加上二胡的天生麗質,那就更加高華。假如妳有或者說此時妳必須有欣賞的情趣和能力,那就會陶醉於這種天籟之音。
鼓角淩天籟,關山倚月輪。 當我癡癡醉醉只願琴聲記無停歇的時候,琴聲嘎然而止,我心追逐而去…… 我嘆、我贊,我為之舞!。
怎樣表演賽馬二胡技巧
表演賽馬二胡技巧
壹、盡量保持自然狀態。說的放松並不是肌肉的完全松弛,科學的放松原則,是指絕不把勁使在不該用的地方,而要將力量集中用在必要的點上。具體舉例講,演奏時兩腿放平,兩腳著地是符合自然坐態的。又如,演奏時兩肩自然下垂,這樣既輕松,美觀,又便於充分利用手臂的重量。再如,持琴時在上把位,左大臂與體側應保持45度角,這是壹個最佳的角度,既自然松弛,又利於演奏。當把位換至中下把時,大臂應該隨之而下降,與體側的角度變小。在拉弓時,右大臂過早擡起,或推弓時大臂不能及時收回,使大臂架起,既浪費了擡大臂的力量,又抵消了手臂下沈的重量,還是右半弓的發音難於控制,所以它也是不符合科學放松原則的。總之,在演奏狀態上,講放松就壹定要把握住自然與必須這兩個前提。
二、充分利用自然重力。如二胡演奏中弓子貼弦的力量,就主要來自於手臂下沈的重力,再經過中指與無名指的動作來改變力的方向,從而形成弓毛對琴弦的壹種斜向壓力。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換把時,只需虎口壹松,手臂就會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根本用不著再人為地加什麽力量了。
三、充分利用自然慣性。如在換弓前,右手應該及早地放松,讓最後壹小段弓子依靠慣性來運行,到換弓時,正好將慣性的力量消耗完,使下壹弓能夠自然地與之銜接。還有壹些弓法技巧,如拋弓,自然跳弓等,本身就是利用弓子運動的慣性來演奏的,如果不能掌握其規律,是很難運用好這些技巧的。另外,在演奏長音時,弓毛要在發音的瞬間“抓”住琴弦,右手要拿住弓子,給予壹定的力量。但當長音發出後,右手就應該隨即放松,以能保持琴弦正常的延續振動,而不必始終緊緊地抓住弓子不放。總而言之,要想獲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松是根本。放松並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處,要在放松的基礎上來用力,這樣發出的音色才會優美動聽,旋律流暢而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