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2010高考真題

2010高考真題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廣東卷)語 文

壹、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壹組是

A.皎潔/打攪 業績/汙漬 纖維/纖夫

B.效仿/發酵 空曠/粗獷 盛開/盛飯

C.隱瞞/蠻橫 挑釁/撫恤 埋伏/埋怨

D.市儈/反饋 瀕臨/頻繁 辟謠/精辟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壹項事

中國歷代文人視為至寶的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殊途同歸。它們在藝術創作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記錄了歲月的鬥轉星移,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們並沒有因為現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囂塵上而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在書畫藝術中展示著華夏民族的質樸和靈動。

A.殊途同歸 B.鬥轉星移 C.甚囂塵上 D.銷聲匿跡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壹項是

A.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們在這樣壹個巨大的平臺上***同尋找答案。

B.“低碳生活”這壹理念,經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功和失敗的實踐,無可爭辯地證實了這壹理念的正確。

C.劉老先生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他這次返鄉,主動提出要與部分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孤兒合影留念。

D.成千上萬的亞運誌願者都在忙碌著,他們在***同努力,完成舉辦壹次令亞洲乃至世界都矚目的文明亞運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的壹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壹組是

作品的獨創性亦稱作品的原創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作者的直接創作活動產生了作品。 。 。二是作品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點。

。不同的人對同壹題材的創作也是常見現象。 。

作品的獨創性是針對作品的表達形式而言,並不延及作品的主題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煉、加工的社會生活本身。 。

① 只要是獨立創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題材,也會產生出與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達特征

② 作者運用自己獨到的眼光、技巧,獨立地選擇了自己滿意的色彩、旋律、動作、語言等,形成對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表達形式

③ 作者的創作活動表現為對素材的取舍、運用、素材是構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獨立創作的,必然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

⑤ 任何人的創作都離不開對前人文明成果的傳承、借鑒,也離不開時代人的互相影響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二 、本大題7小題 ***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丁醜,俞瑱在居庸關剽掠,居民竊走來告。上①曰:“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 百人守之,萬夫莫窺。今俞瑱得之,利為彼有,勢在必取。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縱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後難取也。” 乃命徐安往討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懷來,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賊知固結人心,謹守是關,雖欲取之,豈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吳玉守之。

上語諸將曰:“宋忠擁兵懷來,居庸關有必爭之勢, 因其未至,可先擊之。”諸將皆曰:“賊眾我寡,難與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賊眾新集,其心不壹,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癸未,上率馬步精銳八千,卷甲而進。甲申,至懷來。先是,獲賊間諜,言宋忠誑北平將士雲:“降家皆為上所殺,委屍填滿溝壑,宜為報仇。將士聞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眾遙見旗幟,識其父兄子弟鹹在,喜曰:“噫!我固無恙,是宋都督誑我也,幾為所誤。”遂倒戈來歸。宋忠余眾,倉皇列陣,未成,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宋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宋忠匿於廁,搜獲之。並擒俞瑱,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 喜也諸將鹹頓首稱善

(選自明?謝眞《後鑒錄》卷下,有刪改)

註① 上:指皇上 朱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上語諸將曰… 談論

B.委屍填滿溝壑 放置

C.識其父兄子弟鹹在 標誌

D.噫!我固無恙 禍患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壹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B. 利為彼有[來源:學科網]

乃令昊玉守之 宜為報仇

C. 降家皆為上所殺 D. 我師乘之而入,宋 忠匿於廁

幾為所誤 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朱棣“料事如神”壹組的是 (3分)

①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賊眾新集,其心不壹

⑤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朱棣深謀遠慮,迅速出擊居庸關,打敗了俞瑱;然後進軍懷來,壹舉擊潰敵軍,活捉宋忠、俞瑱。

B. 俞瑱逃亡懷來,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勝追擊,於是分析了敵人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制勝之策。

C.為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 宋忠用欺騙手段來蒙蔽下屬,但被敵方間諜獲知,最終未達到目的。

D.宋忠失敗的原因在於輕率浮躁,加上計策失當,不少部下臨陣嘩變,以致不堪 壹擊,兵敗如山倒。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鹹頓首稱善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

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 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註] ①闌:阻隔 ;阻攔。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1)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3分)

(2)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4分)

11.補寫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呼爾與之行,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告子上》)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

(3) , 。羌管悠悠霜滿地。(範仲淹《漁家傲》)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蘇軾《赤壁賦》)

三、本大題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不可無“我”

錢谷融

①藝術活動,不管是創造也好,欣賞也好,總離不開壹個“我”。在藝術活動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為壹種藝術活動,也就不會有感染人、影響人的藝術效果了。

② 當然,離不開“我”,並不是只有“我”。“我”,是時時處在“非我”的包圍影響中的“我”。所謂“非我”,就是“我”以外的壹切人以及包圍著“我”的客觀現實。

③ 文學藝術總應該是生活現實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但文學藝術的反映,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須是具體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為張三李四,不感受體驗著張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寫不出張三李四來;不使自己融入客觀現實之中,不呼吸著客觀現實的氣息,不感受著客觀現實的脈搏,就寫不出生動的客觀現實來。所以,創作者首先必須要有壹個使“我”化為“非我”的過程。

④ 另壹方面,文學作品之所以要寫出張三李四等人物來,要反映客觀現實,又不是無所為的,不是為寫張三李四而寫張三李四,為反映客觀現實而反映客觀現實;它是有目的的,它是為感染人、打動人而寫張三李四,為影響現實而反映客觀現實的。所以,藝術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為張三李四,完全沒入客觀現實之中,而壹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為“我”,要能在對張三李四的描寫中,在對客觀現實的反應中,表現出“我”的鮮明的是非愛憎之感來。所謂要在“非我”之中表現“我”,無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滲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這,我認為正是創作的主要之點。創作者正是為了要表現他對周圍人物、對客觀現實的態度,表現他對社會的歌頌或抗爭,才來進行創作的。所以,在創作活動中 ,決不可無“我”。

⑤ 表演藝術最能說明這種創作的辯證法。俗話說“裝龍像龍,裝虎像虎”。演員演嶽飛就應該像嶽飛,演秦檜就應該像秦檜。但只是像嶽飛像秦檜,而不能也不應該使自己就變成嶽飛,變成秦檜。演員不應該完全丟掉自己。他仍應該讓人透過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對他所演的角色的愛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務。

⑥ 對於欣賞者來說,他所面對的是壹件藝術品,是壹個藝術世界,要能欣賞它,首頁必須走進這個世界中去。不跑進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邊,那是既不能領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領會作者創作的意圖和甘苦的。但是叫妳跑進去,並不就是叫妳完全跟著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當作妳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妳完全聽任作者的擺布,對他所表現的是非愛憎態度表示絕對的順從。而是應該走進這個世界,又不能迷失在這個世界之中,要發現這個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要能在這個“非我”世界中,找回妳的自我來。要對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為,對作者所灌註在作品中的是非愛憎之感,表示出妳個人的獨立的態度來,顯示出妳的鮮明的個性—“我”來。所以,在欣賞活動中,也不可無“我”。

⑦ 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壹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 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壹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對於創作者來說,不但在他提筆之前,必須現有豐富的生活、真切的體驗;就是在他提筆之後,他的思維過程、創作過程,也還同樣是體驗的過程。他必須有壹種如同身臨其境、親見其人的感覺,才能進行創作。對於欣賞者來說,他要是不能首先體驗創作者所灌註在這壹作品中、灌註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領會欣賞這壹作品。而他的領會欣賞的過程,同時也就是體驗的過程,至少是同體驗的過程不可分的。總之,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壹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

浸染於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及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的。

(選自《錢谷融文論選》,有刪節)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壹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12. 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藝術活動中決不可無“我”,所以藝術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

B. 對作家來說,作品壹藝術形象反映客觀現實,也是在藝術世界中表現“我”。[來源:學&科&網Z&X&X&K]

C. 在藝術欣賞中,對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是非愛憎,表示絕對的順從,就是在建立“我。”

D. 在藝術欣賞中,表示出妳的獨立思考個愛憎感情,就是從 “非我”世界中找回來“我”。

13.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壹項是:[來源:學科網]

A. 為演好孫悟空,演員需要事先觀察並模仿猴子的動作和神態,這是在創作 前的體驗“非我”。

B. 清代壹怒子迷戀《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最終抑郁成疾而死,這是他在心上活動中迷失了“我”。

C. 壹千個人眼裏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欣賞著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敘寫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創作這在“非我”中表現了“我”。

14. 從藝術活動中,“我”與“非我”關 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畫線部分的內容。(4分)

15.藝術活動中為什麽“不可無‘我’”?請從創作和欣賞兩方面回答。(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壹組作答。做答前,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塗與所選題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塗、錯塗、多塗的,答案無效。

(壹)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面包

沃爾夫岡?波謝特

她突然醒來。兩點半。她尋思,為什麽會突然醒了。哦,原來是這樣!廚房裏有人碰了壹下椅子。她仔細地聽找廚房裏的聲音,寂靜無聲。太安靜了,她用手摸了壹下身邊的床,發現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麽特別安靜的原因了—沒有他的呼吸聲。她起床,摸索著經過漆黑的房間來到了廚房。在廚房兩人相遇了。表針指著兩點半。她看到櫥櫃邊上有個白的東西。她打開燈。兩人各穿襯衣相對而立。深夜,兩點半。在廚房裏。

在廚房餐桌上是壹個盛面包的盤子。她知道,他切過了面包。小刀還放在盤子旁邊。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們就寢時,他總是把桌布弄幹凈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現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還在那裏。他感到地上的涼氣慢慢傳到她身上。她轉過頭來不再看盤子了。

①“我還以為這裏出什麽事了。”他說,並環視了壹下廚房四周。

“我也聽見了什麽。”她回答,這時她發現,他夜晚穿著襯衣看起來真是老了。跟他年齡壹樣老了。六十三歲。白天他看起來還年輕些。她看起來已經老了,他在想,穿著襯衣

的她看起來相當老了。不過也許是頭發的原因夜裏女人顯老是表現在頭發上。頭發使

人壹下變老了。

“妳應該穿上鞋子的,這樣光著腳在冷地上妳會著涼的。”

她沒有註視他,因為她不願忍受他在三皇,他們結婚三十九年之後他現在撒謊了。

②“我原以為這裏有什麽事。”他又說了壹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視線從壹個角落移到

另壹個角落。

“我也聽到了什麽。於是我想,這裏出了什麽事。”

“我也聽見了。不過,大概什麽事也沒有。”

她從桌上拿起盤子,並用手指彈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沒有,大概沒什麽事。”聽到他不安地在說。

她趕緊幫他說:“過來,大概 是外面有什麽事。”

“走,睡覺去。站在冷地上妳會著涼的。”

他向窗戶望去,“是的,壹定是外面出了點什麽事。我以為是在這裏。”

她把手伸向電燈開關。我必須現在就關燈,否則我必定還回去瞧盤子的,她想。我不

能再去瞧那個盤子。“過來,”她說,同時把燈關滅。“這大概是外面有什麽事,刮風時檐

槽嘗嘗碰墻壁。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風時它總是嘩嘩亂響。”

兩人摸著走過黑黢黢的過道來到臥室。兩雙光腳在地板上拍擊作響。

“ 是有風,”他說,“已經掛了壹整夜了。”當她躺在床上時,她說:“是的,刮了壹夜

的風。剛才大概就是檐槽在響。”

“是呀,我剛才還以為是在廚房。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說這話,仿佛已沈入半睡

中。

她註意到,當他撒謊時,聲音多假。

“真冷。”她說,並輕聲地打著哈欠。“”我可鉆被窩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說了壹句,”是呀,可真冷呀。“

隨後是寂靜無聲,許多分鐘後她聽到,他在小心、輕聲地咀嚼。她故意深沈又均勻地

呼吸,使他不致發覺,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節奏均勻,倒使他慢慢進入夢鄉了。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她分給他四片面包;平時他只有三片。

”妳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說著離開了餐桌。“我吃這面包消化不了。妳多吃壹片吧

吧。我消化不好。”

她註意到,③他把頭深深埋在盤子上。他沒有擡頭。就在此刻她對他非常同情。

“妳可不能只吃兩片面包。”他對著盤子在說。

“夠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妳吃吧,吃吧!”日1”

過了壹會兒,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燈下。

(選自《外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包智星 譯)

註沃爾夫岡?博歇爾特:西德廢墟文學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說《面包》寫的是二戰後人們

在饑荒處境中的生活。

16.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4分)

17.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表現了丈夫怎樣的心理?(5分)

18.小說的主題是什麽?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來源:學§科§網Z§X§X§K]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讓法律來保護陽光

梁衡

“中國高度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2006年1月1日,中國將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國家主席胡錦濤2005年11月7日在國際科再生能源大會上的致辭

什麽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相對於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這些能源可謂循環往復、取之不竭。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專門立法來保護它們的開發呢?原來這陽光、這風、這些生物等並不自由。我們歌頌陽光的美麗,羨慕風的來去,欣賞生物的多姿,①其實它們受著許多束縛,滿肚子委屈。陽光不遠萬裏來到地球,不只是為了紅幾朵花、綠幾棵樹,它還能發電、供熱,能讓汽車跑,能讓電燈亮。科學家說,晴天太陽照著的每壹平方米就蘊藏著1千瓦時左右的能量。風兒在地球上飄蕩,也不只是為了來壹點涼爽、送幾片白帆,它還有更大的力量,卻無用武之地,所有就惱怒、狂躁。妳看那臺風、颶風、龍卷風是怎樣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類以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生物,不過它們只是無奈地獨處,蘭在幽谷無人間,花自飄零水自流,②還有誰知道它們居然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呢?

陽光、風、水、生物、地熱、海洋有這麽多本事,為什麽不使出來呢?有兩個原因:壹是人們的認識所限,有眼不識金鑲玉,輕慢了它們,它們當然就不出力。這好辦,隨著科學的進步,觀念的轉變,會糾正的。二是人們的固執,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續別人用。原來能源壹族也和人類社會壹樣,新舊之間會明爭暗鬥,搶位置、爭高低,先來的見不得後到的,強勢者擠兌著弱小的,新能源的開發當然要投資,就能源說,何苦呢,照就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開發要成本投入,舊能源說,妳看,得不償失!房頂上裝壹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供熱系統,可以供全樓的照明、熱水。③建築商說還得改圖紙,施工隊說太麻煩,物業部門說不美觀。山坡上豎壹個風力發電塔就可送電到萬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進設備、培訓技術人員。主持者壹想,算了吧,還是到熱電廠買電去。玉米的傳統用途是食用或者當飼料,現在發現可以造酒精,這酒精還能開汽車,玉米稈可以發電。但是將這些理論變為現實有許多風險,誰第壹個吃螃蟹?總之,新事頭緒多,舊軌最好循。至於新事物的前景,壹般人管不了那麽多。壹般人管不了,誰來管?國家來管。用什麽方法來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規範所有人的行為,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於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當整個歐洲還在靠油燈、蠟燭照明,靠煤炭取暖時,法拉第把壹塊磁鐵投入線圈,電流計上的指針輕輕擺動了壹下。他給人表演時,有紳士問:“這有什麽用?”法拉第說:“先生,不用多久,它就會給您交稅的。”現在全世界靠電力生產的財富和稅收早已多得難以統計。為推廣新能源,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現在陽光、風、生物等新能源才嶄露頭角,就像當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鐵和線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會支持,盼法律保護。打個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護法》壹樣,它是專門保護弱者、保護未來、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的。

千百年來,我們都將陽光當作人類自由的象征,現在突然發現,我們並沒有給陽光自由,發現我們亟須用壹部專門的法律來保護陽光的自由。當年 有人問恩格斯說,妳和馬克思為之奮鬥的理想社會是什麽樣子?恩格斯回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壹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自有階級社會以來,人類就在為自己爭自由,為社會秩序立法,現在又懂得為自然爭自由,為保護利用自然立法。人類的自由發展應該成為自然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反之,自然的自由發展也是人類自由發展的條件。當陽光、風、各種生物,還有地熱、海洋都自由地迸發它們所有的能量時,人類自己也就獲得了最大的自由。

(選自《梁衡新聞作品導讀》,有刪改)

19.請在畫線部分任選兩處,指出其所用修辭方法,並分析所用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4分)

20.作者引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歷史事實,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麽?請簡要分析。(5分)

21.文章標題“讓法律來保護陽光”的含義是什麽?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12分。

22.近代西方社會發展史表明,數學活動的中心(數學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們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總是與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發達的中心大致吻合。請根據以下圖表所示的情況,補充下面文段中A、B處空缺的內容。要求:內容完整,語言簡潔,語意連貫。

從15世紀開始,數學活動的中心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又返移歐洲,並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重心的轉移而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轉移。文藝復興時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計算的成就標誌著數學活動中心轉移到了意大利;這個活動中心 ;[來源:Zxxk.Com]

A

數學活動中心。

B

23.某校舉行由學生把所學課文改編成獨幕話劇的演出晚會。下面是這次演出的節目單;

晚會節目單

1.《孔雀東南飛》(原作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演出:高壹(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常常需要在節目之間加上壹些銜接的話,以增強晚會的整體感。請妳在《孔雀東南飛》與《雷雨》之間,為支持人設計壹段這樣的話。要求:所寫內容與串聯的節目密切相關,銜接自然,不少於60字。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妳我為鄰,相互依存。“妳”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回避,卻可有所選擇。

請妳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以“與妳為鄰”為標題寫壹篇文章,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