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
《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和《大會師》。
《長征組歌》在創作、排練、演出過程中,得到了周恩來、鄧小平、賀龍、羅瑞卿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北京軍區領導同誌的親切關懷和指導,是傾註了領導、專家、群眾心血的優秀藝術作品。
《長征組歌》於1966年奉周總理指示,列為他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赴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國隨訪藝術團的重要劇目,爾後曾多次復排演出,並攝制成音樂藝術片,成為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30年來的重點保留節目。
長征組歌誕生記
自問世以來,《長征組歌》就顯示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傳遍大江南北,影響了壹代又壹代中國人。
《長征組歌》是在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蕭華上將,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患病休養期間創作的《長征組詩》基礎上譜曲完成的。
1964年9月至11月,重病未愈的蕭華,在杭州西湖邊的壹座小樓裏,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長征組詩》的創作中。
蕭華按照長征的歷史進程,從極其復雜的長征歷史中選取了12個最具典型性的事件,安排了組詩的整體結構。
經過幾個月的反復琢磨推敲,蕭華終於完成了長征組詩的創作。初稿寫出後,又經過近10次的反復修改,最終決定以毛主席《七律·長征》詩的第壹句“紅軍不怕遠征難”為這組組詩命題。
1965年8月1日,《長征組歌》首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連續演出30余場,場場爆滿,在上海、南京、香港的演出也獲得了廣泛贊譽。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長征組歌》誕生記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長征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