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歇斯底裏癥?
癔癥壹詞的原有註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裏,是壹種較常見的精神病,。目前認為癔癥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誇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於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可呈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如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障礙,內臟器官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精神異常。這類癥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癔癥是在各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壹類神經癥,但近年來發病有所減少。在綜合醫院的心理咨詢門診中,本病也較少見,僅占全部咨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豐富,富於幻想,善於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點。這類人常在某些心理壹社會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現短暫性精神異常或運動、感覺、植物神經、內臟方面的紊亂。這些癥狀可由暗示而產生,亦可通過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發病年齡多數在16~30歲之間,女性遠多見於男性。 癔癥的表現可謂多種多樣,既可有運動、感覺等障礙的類似神經系統疾病的癥狀,又可有各種內臟病變的類似各科疾病的癥狀,也可有短期發作的精神癥狀(變態心理癥狀)。可以說癔癥的表現可以模仿臨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現,因此極易誤診。已有許多最初診斷是癔癥,而實際上是軀體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療的教訓。所以癔癥在臨床上要作出正確的判斷,難度是較大的,特別對於臨床經驗缺乏者來講,不要輕易下癔癥的診斷。 但癔癥的第壹次發作,絕大多數是在壹定的精神刺激下發病的,以後遇見類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這種刺激的情況下,也可以促使癔癥再發。此外,癔癥所出現的各種表現,不論是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內臟病變等,其臨床癥狀常是多變的,易通過暗示而改變病變表現的程度、範圍,而且這些病變表現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點或疾病的固有規律,而這些對於正確判斷癔癥是很有幫助的。 癔癥的精神癥狀亦可多種多樣,但其癥狀呈現盡情發泄和表演的特點,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現許多幼稚性動作、行為,甚或離家出走,到處遊蕩等。 [編輯本段]癔癥的發病原因 精神因素,特別是精神緊張、恐懼是引發癔癥的重要因素。這在戰鬥中發生的急性癔癥性反應特別明顯。 而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的摧殘,則是成年後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癥的重要原田之壹。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癥,或引發何種類型癔癥與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質有關。情緒不穩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較壹般人更易發生癔癥。 具有情感反應強烈、表情誇張,尋求別人經常註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現心理沖突或接受暗示後容易產生癔癥。這類性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代替理智:癔癥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壹種情感轉移為另壹種情感,他們對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整個精神活動均易受情感的影響而趨向極端。如對某人有好感時,覺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當遇到壹點小事時就立刻認為這人壹無是處,是最大的惡棍。這就是癔癥者的“情感邏輯”。其判斷推理完全從當時的情感出發,情感有了變化,其判斷推理也隨之改變。 (2)暗示性強: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極易受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的暗示影響,尤其是當他對某人印象良好時,則該人的意見都會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來。他們的自我暗示也很強烈,以致各種身體不造感可作為自我暗示的基礎。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們好誇耀自己,顯示自己,樂於成為大家註意的中心,喜歡得到別人的贊揚。他們富於生動的幻想,特別是當情感反應強烈時,想象和現實常易混淆壹起,以致有時連他們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還是事實,因而造成他在說謊的印象。 但這類人格特征並非發生癔癥的必要條件。有壹些不屬於這類人格的人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同樣可以發生癔癥反應。 癔癥的遺傳學研究結果頗不壹致,有的研究認為癔癥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有的研究結果又認為遺傳的影響甚小,有人認為是壹種多因素遺傳形式。 癔癥多發病於16~30歲之間,女多於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驚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親人的遠離等較強烈的精神創傷,往往是癔癥第壹次發病的誘因。至於以後的發病,不壹定都有很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於與精神創傷有聯系的事件,或在與第壹次起病相類似的情景下產生聯想而突然發病。 有些患者可因軀體因素,如疼痛,發熱,不適,勞累等,引起精神緊張和恐懼或精神不愉快而發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義的談話、表情和傳說,以及看見其他患者發病均可成為病因,即通過自身體驗和聯想、產生疑慮,深信自己會發病而發病,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癥性格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