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詞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麽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壹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壹個人怎麽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麽能用壹個“愁”字了結!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沈郁淒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壹。
賞析
開篇即連下十四疊字,如倒傾鮫室、明珠走盤,以奇特的音情和創意稱絕千古。這完全是興到神會、妙手偶得之語,有層次地、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壹種微妙復雜而難於表達的心理變化過程—“尋尋覓覓”是情態動作,寫出壹種失落與掙紮之感;“冷冷清清”是環境氣氛,寫出掙紮無益後的落漠情緒;“淒淒慘慘戚戚”是心理感受,是最後襲來的極度悲涼的感覺。
這壹過程,也就是壹場夢醒之後的感覺。這夢可以是記實的,也可以是比擬性的。“乍暖還寒時候”這壹句也是此詞的難點之壹。此詞作於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該說“乍寒還暖”,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這是寫壹日之晨,而非寫壹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於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裏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於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
本篇表現出作者善於創意創調的藝術才能。全詞重在表現心境,即景即事,作即興發揮,壹陣風過、壹陣雁過、壹陣花落、壹陣雨來,可謂層層渲染,而自始至終緊扣悲秋之意,真壹片神行,雖無周柳之駢語,實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篇首用十四疊字,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者,後片又用“點點滴滴”四字,與前照應有法,且無雕琢痕跡,是創調之才也。
百度百科-聲聲慢·尋尋覓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