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文學是17世紀流行在西歐、特別是法國的壹種文學思潮。因為它在文藝理論和創作實踐上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範,而被稱為“古典主義”。
在法國,從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義逐步形成的階段,主要表現為古典主義文學語言的定型和各種文學作品體裁的確立。從1688年至1715年,是古典主義盛極而衰的時期,代表作家是拉布呂耶爾、聖西門和費訥隆等人。
古典主義的特征
“理性”至上、中心不變的原則,“摹仿自然”,要求“逼真”“得體”,認為文學在於道德說教、在於勸善,崇尚古希臘羅馬作家、要求文學體裁有嚴格的界限與規律,要求簡潔、洗練、明朗、精確的文風,反對煩瑣、枝蔓、含糊、晦澀。
古典主義先後在歐洲流行了200多年,許多國家在不同時代、不同程度和意義上,都有過它們的古典主義文學時期。古典主義對歐洲各國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特別對戲劇創作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