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1月55歲的副總統尼克松(RichardMilhousNixon)擊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Humphrey),當選美國總統
1970年7月23日尼克松批準壹項計劃,同意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以及其他壹些情報機構大量擴大在國內的情報收集工作。後來經過重新考慮,他取消了該計劃
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登載來自美國國防部的文件——國防部在越南戰爭中的秘史。《華盛頓郵報》很快也跟進報道
1971年9月9日專事竊聽與盜取政敵文件的白宮“鉛管工人小組”(PlumbersUnit),從丹尼爾·埃爾斯伯格(DanielEllsberg)的精神病醫生處盜竊資料。埃爾斯伯格是國防部前官員,正是他將國防部的秘密文件透露給媒體
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淩晨2點30分在當場遭警方逮捕
1972年6月19日《華盛頓郵報》消息,壹名***和黨安全官員涉嫌水門大廈事件。但美國前司法部部長約翰·米歇爾(JohnMitchell)否認與此次水門大廈竊聽有任何瓜葛,尼克松連任成功,此人功不可沒
1972年8月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參與水門大廈事件的壹名案犯的銀行賬號上,有壹筆2.5萬馬克的現金款項,很顯然來自尼克松的競選團隊
1972年9月29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米歇爾在擔任美國司法部部長期間,掌握壹筆秘密的***和黨助選基金,廣泛收集對民主黨不利的情報
1972年10月10日《華盛頓郵報》消息,FBI承認,水門大廈強行潛入事件,實際上來自於壹次大規模的政治間諜以及破壞行動,背後的操縱方就是為了讓尼克松再次當選的勢力
1972年11月11日尼克松以壓倒性優勢連任美國總統,他贏得了大約60%的支持選票
1973年1月30日尼克松的前助手李迪(G.GordonLiddy)和詹姆斯·麥考特(JamesW.McCordJr),被控策劃水門事件、盜竊以及竊聽罪名成立。其他人也被不同定罪
1973年4月30日尼克松的主要助手霍爾德曼(H.R.Halde-man)和埃爾利·希曼(JohnEhrlichman),以及司法部長克萊因·戴恩斯特(RichardKleindienst)因為涉嫌醜聞辭職。白宮顧問約翰·迪恩(JohnDean)被解雇
1973年5月18日參議院水門事件委員會開始舉行電視聽證。新司法部部長埃利奧特·李察德森(ElliotRichardson)任命考克斯(ArchibaldCox)為司法部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
1973年6月3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迪恩告知“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尼克松總統與他就如何掩蓋水門壹事,討論過不下35次
1973年6月13日《華盛頓郵報》消息,“水門事件”檢察官發現壹份埃爾利·希曼的講話備忘錄,其中記載有潛入埃爾斯伯格的精神醫生診所的計劃細節
1973年7月13日總統辦公室前主任亞歷山大·布特菲爾德(AlexanderButterfield)在國會作證時說,自1971年開始,尼克松就要求他將辦公室內進行的所有對話以及電話進行錄音
1973年7月23日尼克松拒絕將錄音記錄交給“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或特別檢察官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的屠殺”:尼克松剔除了考克斯,而且清洗了特別檢察官辦公室。司法部長李察德森和副部長威廉·魯克爾斯豪斯(WilliamD.Ruckelshaus)辭職。國會方面也遭遇壓力1973年11月17日尼克松宣布,“我並非惡棍,”他堅持稱自己在“水門事件”中是清白的
1973年12月7日壹份提交調查機構的磁帶中出現長18.5分鐘的空白,白宮對此無法解釋。辦公室主任AlexanderHaig的解釋是,有“惡勢力”強制抹去了這部分內容
1974年4月30日白宮將1200多頁的錄音編輯稿交給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但該委員會堅持,錄音帶原件必須交出
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不記名方式裁決,尼克松總統必須交出錄音記錄,其中應包括64次對話錄音。此外,高院還拒絕了總統申請特權的要求
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第壹次彈劾,指責總統妨礙司法公正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為第壹位在任上辭職的美國總統。副總統福特宣誓接任美國總統。隨後福特發表書面報告,就“水門事件”中針對尼克松的全部指控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