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原是壹首管風琴曲。管風琴的音域寬廣,音色多變,音量極大,氣勢宏偉,曾有“樂器之王”之稱。最大的可高達數層樓,擁有五層鍵盤和上萬根樂管。巴赫最擅長演奏管風琴,其作品的音響構思幾乎都以此為基礎。這首樂曲是他管風琴作品的代表作之壹,具有華麗的技巧、風格和雄偉的戲劇情節。據分析,它是作者在1704~1707年間專為阿恩士塔德的新管風琴創作的。由於管風琴的體積非常龐大,構造又相當復雜,無法搬上音樂會舞臺,因此這部作品也就沒機會向廣大聽眾介紹。為此,美國指揮家斯托柯夫斯基把它改編成管弦樂曲,用豐富的器樂色彩,在音樂會舞臺上重現了它的雄偉氣魄和深刻的意境。樂曲由壹首托卡塔曲和壹首賦格曲組成,前後兩部分的音樂形象十分統壹,全都以同壹個樂思作為基礎.
托卡塔自由、即興,就象壹首表情誇張的宣敘調。賦格曲非常接近主調風格,沒有固定對題,也沒有橫向曲調線的復雜交織,特別是結尾部分,出現了壹連串加有輝煌的走句式的和弦進行,好象又回到了壹開始的托卡塔曲,進壹步加強了整個樂曲的完整性和統壹性。
《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是巴赫青年時代的代表作之壹,後由波蘭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編為管弦樂曲,並由波蘭鋼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編為鋼琴曲。樂曲采用了d小調,4/4拍。由下行旋律組成的慢板的引子飽滿而有力,為全曲宏偉的氣勢作了渲染和鋪墊;然後,樂曲奏出音響宏大的和弦,接著呈現出托卡塔主題,帶有戲劇性的成分;在托卡塔主題結束後,樂曲在上聲部出現賦格主題,采用與引子部分相同的音樂素材;隨後,賦格主題移至低聲部呈示,前後反復出現八次,音樂情緒逐步高漲;最後,樂曲再現托卡塔部分,以氣勢雄偉的尾聲結束。這裏選用的是作品的管風琴演奏版。本作品曾被現代“情調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引用,使之廣為流傳。
托卡塔的意大利原意是觸碰,賦格是拉丁文FUGA的音譯,代表著逃遁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