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臺
幾經輾轉,造車新勢力似乎又重回到了資本的“春天”。9月14日,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以先舊後新方式安排引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紅杉資本、雲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投資者,籌集約4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02億元)。
從官方的消息來看,本次所籌得的40億港幣主要用途為恒大汽車的正常資金開支,也就是說,未來恒大汽車的新車研發、渠道建設、營銷等活動都將使用到本次籌得的資金。
時下,“買買買”早已成為了恒大造車的專屬代名詞,雖然目前的恒大可謂“身寬體胖”,但其仍沒有擺脫“PPT造車”的質疑也是壹件不爭的事實,而此次恒大引入馬化騰、馬雲等大佬為恒大造車背書,無疑對於恒大造車的後續發力是壹個利好消息。從某種角度而言,似乎更有種“有錢大家壹塊賺”的味道,也許,這本就壹場資本大戲。
原來都是“老相識”
值得壹提的是,此次雲鋒基金(董事長馬雲)、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與恒大的三強聯手,無疑是當下新造車在資本市場最“吸睛”的壹場重頭戲,但為何二者肯為恒大的壹紙造車夢乖乖的買單呢?
作為阿裏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馬雲跟許家印的交情無需贅言。2014年6月,阿裏巴巴與恒大足球俱樂部“閃婚”,出資12億元獲得恒大足球50%股權,後降至40%;2015年11月,更名後的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成功登陸新三板,被稱為“亞洲足球第壹股”,市值壹度超過超越皇馬,成為世界足壇市值最高的足球俱樂部。
和馬雲壹樣,近幾年,許家印與馬化騰之間也存在著很多業務往來。2015年7月,恒大和騰訊攜手認購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的75%股份,其中騰訊出資2億港元持股20%,***同進入社區020領域。跟馬雲不同,騰訊跟恒大的合作不僅是資金層面,雙方在智慧社區、物聯網、家居家電、互聯網金融等領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而對於恒大而言,此次兩位老友的鼎力扶持,也可謂恰逢其時。
在造車行業,猶如無底洞般的投入幾乎是所有玩家的必經之路,即便是地產大亨恒大,也大有“前線吃緊”的勢頭。根據恒大汽車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收45.1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07%;因為新能源汽車業務規模擴大,凈虧損24.6億元,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生收益5300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2.84億元下降81.36%。
對此,相關行業人士表示,綜合目前恒大汽車新能源業務投資情況以及恒大汽車自身財務情況,恒大汽車對於資金使用尚有規劃,將主要用於支持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壯大。
其實,若從此前恒大的投資體量來看,講真,40個億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妳說恒大真的需要嗎?其實也未必。但有了“二馬”為恒大造車背書,或許可以擺脫外界對其“PPT造車”的質疑。畢竟,此次“二馬”的罕見合體,其實就已經從某種程度上,對恒大造車壹事表示了肯定。
仍是資本的寵兒
當然,對於恒大而言,雖說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新車銷售仍是其造車生涯中最大的硬傷。But,資本市場所看重的,或許不在於此。要知道,長久以來新造車的每壹步成長,其背後都離不開投資者的身影。原因就在於,新能源市場具備十分可觀的投資前景。
以騰訊為例,其在2017年以217.67美元/股的價格收購特斯拉816.75萬股,成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若以今年特斯拉最高股價計算,騰訊在短短三年獲利超10倍,這筆投資也被看作是投資界的壹次“神操作”;理想汽車上市後,若按盤中最高市值計算,王興和美團相關聯的投資人則壹度獲利238億元人民幣(34億美元)。比起IPO前的40.5億美元估值,理想汽車背後的股東賺了3倍有余。
同樣的,恒大也為壹眾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眾所周知,恒大集團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走的是“換道超車”的路線。2019年,恒大在短短半年內先後斥巨資入主國能電動車、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上海卡耐新能源、德國汽車動力工程公司hofer、輪轂電機公司荷蘭e-Traction及英國Protean等相關企業。
而為了集中資源造車,恒大汽車近來也是動作不斷。甚至在今年8月初,恒大集團許家印宣布恒馳六款車同時發布,六款恒馳覆蓋了A到D所有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等全系列車型。據悉,恒大還計劃將於2021年同步推進14款車型,並陸續實現量產。屆時,恒大汽車將成為首家同時推進多達14款車型的車企。
此外,日前恒大汽車正在快速籌建恒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其中恒馳展示體驗中心36個、恒馳銷售中心1600個、自營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3000個,建立龐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網點。
可以說,恒大顯然已經具備成為“黑馬”之前的所有硬性條件。若以此來看,也難怪“二馬”會相約跟投。
寫在最後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國內壹眾合資以及豪華品牌紛紛開始搶灘新能源市場,更為關鍵的是,時下特斯拉、蔚來等新造車的上升勢頭更為可謂如日中天,而這些,都將對尚未實現量產的恒大汽車構成巨大挑戰。至於恒大能否實現破局,恐怕還需等到2021年才能揭曉了。屆時,也才能體現出“二馬”的這40億,是否物超所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