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儀式流程:
1、開始前先宣布紀律:
祭祖開始後要保持莊嚴肅靜、不準嬉鬧、追逐、除工作人員外不準站到凳上、桌上。
2、祭祖儀式開始,請人員入場。
凈水(有上供的童男送凈水,參加祭祖人依次凈臉、凈手)。
凈巾(有上供的童男送三塊擦手巾,參加祭祖人依次擦手)。
3、準備亮燭上香。
4、向列祖列宗行大禮,全體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三鞠躬。
5、禮畢,進饌。敬上三牲,豬頭(中)、全雞(左)、全魚(右),供果,鮮花。
6、讀祭文。
7、再次向列祖列宗行大禮,全體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再次三鞠躬。
8、禮畢。
擴展資料:
祭祖是春節期間的壹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是根據宗教或者社會習俗的要求進行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壹系列行動或儀式。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
祭祖的來源: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於商朝,商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
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壹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壹)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壹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於驚慌之余,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壹木,於是以之為母日夜祭拜,此壹孝舉流傳民間,亦形成日後人們祭祖之習俗的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壹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