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批次和第二批次的區別如下:
第壹批次是按照當年普通高考較高的分數線,為重點本科錄取階段,就是優先錄取,即進行第壹輪錄取。第二批次按當年普通高考相對較高的分數線如520以上,沒有達到重點本科分數線或已達到重點本科線但被擠了下來,進行普通本科錄取,即第二輪錄取。
21世紀各地自主命題自主招生開始推廣
2000年,教育部決定實施分省命題,上海、北京率先單獨組織高考命題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區市試行春季高考改革,壹年舉行兩次高考,試圖改變“壹考定終身”的格局。但改革帶來的新問題也接踵而至。
實行春季高考後,由於參與招生的學校和專業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積極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等22所著名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在自主考試與面試的基礎上進行初選,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
2004年內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後,安徽、北京也相繼選擇退出。與此同時,參與自主命題的省份也在逐年擴大,已有16個省市區全部或部分實現了自主命題。統壹考試的格局被打破,統壹招生方式也在試圖破冰。在連續兩年多所學校試點的基礎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領導的親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個部委牽頭組織啟動了素質教育大調研。其中,由時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談松華牽頭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是壹個重要的調研內容,最終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提出:高考改革“應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分離高考承擔的高中畢業水平考試功能;將社會化的水平考試納入高考體系;建立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社會服務記錄,逐步實行以高考成績為主的多元錄取制度。”並將這壹目標最終實現的時間定位在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