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情況下無壹參與者可以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則此策略組合被稱為納什均衡點
經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壹個非零和博弈. 大意是:壹個案子的兩個嫌疑犯被分開審訊,警官分別告訴兩個囚犯,如果妳招供,而對方不招供,則妳將被立即釋放,而對方將被判刑十年;如果兩人均招供,將均被判刑兩年.如果兩人均不招供,將最有利,只被判刑半年. 於是,兩人同時陷入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兩難處境. 但兩人無法溝通,於是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出發,都依據各自的理性而選擇了招供, 這種情況就稱為納氏均衡點. 這時,個體的理性利益選擇是與整體的理性利益選擇不壹致的.
學術爭議和批評
第壹,納什(Nash)的關於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論的平衡不動點解(equilibrium/fixpoint)學術證明是非構造性的(non-constructive),就是說納什用角谷靜夫不動點定理(Kakutani fixed point theorem) 證明了平衡不動點解是存在的,但卻不能指出以什麽構造算法如何去達到這個平衡不動點解.這種非構造性的發現對現實生活裏的博弈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知道平衡不動點解存在,在很多情況下卻找不到,因此仍不能解決問題.[來源請求]在數學意義上,納什並沒有超越角谷靜夫不動點定理.
經過《美麗心靈》的Sylvia Nasar(書作者)和Ron Howard(電影作者)這樣的主流媒體的介入,角谷靜夫(Kakutani)在這些人的作品裏被完全忽略.有人認為,“納什平衡”(Nash equilibrium)的更合適的名字應該叫作“角谷靜夫—納什博弈論不動點”(Kakutani-Nash game-theoretic fixed point)或“角谷靜夫—納什平衡”(Kakutani-Nash equilibrium),沒有角谷靜夫不動點定理,納什的證明沒有多大學術意義.《美麗心靈》完全忽視角谷靜夫之關鍵貢獻的作法有待商榷.
第二,納什的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論模型僅僅是突破了博弈論中的壹個局限.壹個更大的局限是,博弈論面對的往往是由幾十億節點的龐大對象構成的社會、經濟等復雜行為,但馮·諾伊曼(Von Neumann)和納什的研究是針對兩三個節點的小規模博弈論(有人稱之為tiny-scale toy case).[來源請求]
這個假設的不完善處,可能比假設大家都是合作的(cooperative)更嚴重.因為在經濟學裏,壹個龐大社會裏的人極不可能全部都是合作的,非合作的情況通常在龐大對象的情形中更普遍,而在兩三個節點的小規模經濟中倒反而影響較小.既然改了合作前提為非合作前提,卻仍然停留在兩三個節點的小規模博弈論中,這是壹個不可忽視的缺陷.最近香港城市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的學者群鄧小鐵、姚期智在基於復雜度理論的大規模博弈論上有所進展.
MIT的壹位計算機科學博士生的博士論文(PDF /m/2002-03-21/7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