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公元73年的攝摩騰、竺法蘭的《佛說四十二章經》
全句: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意思: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壹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
佛家認為,心是第壹位的,身是第二位的,再延伸壹下,我是第壹位的(包括身心),世界是第二位的。
所以要把握世界,先把握個人行動;要把握個人行動,先處理好內心的平衡。那個“旗動、風動、心動”的著名故事也說了這個道理。
擴展資料:
佛說四十二章經:
據歷史記載,《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壹部重要經典著作。迦葉摩騰、竺法蘭把佛所說的某壹段話稱為壹章,***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
又繪畫釋迦牟尼佛像供養,由是東土佛法僧三寶具足,是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佛說四十二章經》集結了佛陀關於持戒、忍辱、斷欲、精進、觀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語錄。
通篇言簡義豐,明了易懂,通攝大小乘壹切教義,涵諸法要。這部經典反復強調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訴佛教弟子應該如何修行。祖師大德將此經和《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合稱之為《佛遺教三經》。
作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遊化。壹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舍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壹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壹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壹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壹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壹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
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壹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
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百度百科-佛說四十二章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