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沈陽陸續成立了壹些魔術團與馬戲團。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六個團:
奉天天永魔術團(原名奉天華美福樂班)20世紀20年代建班,30年代初改為魔術團。團主是張象宸(1886—1969),沈陽南郊吳八家子人,銀匠出身,後拜劉紹平為師,學習魔術。夫妻二人及五個女兒全是雜技藝人。長女張彩雲、次女張彩霞都兼演歌舞,三女張中媛、四女張舒媛、五女張喜媛只演雜技。張象宸傳下“吉祥如意”四個字。有男女弟子多人,如王吉東、文吉全、張吉順、陳吉木、張吉鳳(女)、田吉珍(女)、張吉娥(女)、陳吉玉(女)等人。下壹代有顧祥會、楊祥生、苑祥雲(女)、張祥珠(女)等人。
該團久占沈陽西北市場,每年農歷五月至十月,在大棚裏演出,也常上堂會,為官宦人家辦壽、商家開業慶典等祝賀演出。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天齊廟會與四月十八娘娘廟會,都要在廟會演出七天。此外,也常參加義演,為災民孤兒募捐獻藝。節目有各種雜技、大小魔術、幕間滑稽及歌舞表演。
韓敬文歌舞魔術團20世紀20年代初建團,團長韓敬文是著名魔術師,久占沈陽小河沿。演出雜技、魔術及歌舞節目,也常與曲藝名家(如霍樹棠、白銀耳等)同臺獻藝。1942年他在小河沿表演的魔術,曾被拍入電影《玉潤情侶》之中,他是沈陽第壹個走上銀幕的魔術藝人。1982年天津出版的《中國魔術》壹書,收有近代壹百名著名魔術家小傳,其中韓敬文是唯壹上傳的東北魔術藝人。
星星馬戲團團主彭雲起,北京人。民國初年在各地流動演出,後來到沈陽紮根,在西北市場“靠地”四十來年。彭雲起收有壹個義子、四個義女。義子彭俊升,義女彭金鳳、彭銀鳳、彭玉風、彭琴鳳,皆為雜技藝人。全團演員最多時有七八十人。主要節目有“馬戲”“蹬技”(蹬壇子、蹬大缸等)、“踩鋼絲”“汽車軋人”“耍狗熊”等。沈陽解放後,馬戲團解體,彭雲起上了北京,鼓俊升去了貴州。只剩下彭家四姐妹,改為星星音樂社。
小天壹魔術團成立於1928年,團主楊法清,藝名“小天壹”,回族,祖籍山東濟南。十六歲在天津拜隋文慶(藝名“大天壹”)為師,學習魔術。他與其夫人楊伊光都會吹奏木管。1935年魔術團改為奉天伊斯蘭音樂社。
古彩戲法
天華魔術演藝團20世紀30年代建團,團主叫馬幻影,原名馬明福,沈陽大西關人。該團的雜技演員張體慶,藝名“小飯桶”,是韓敬文的弟子。還有魔術演員田有明,滑稽演員張萬金及吹號的王樹林等人。
蹬梯子圖
馬幻影偽滿時在日本人的酒廠當“博役”(勤雜工),他有個朋友是魔術藝人,馬幻影常去幫魔術團幹活,偷偷學藝。後來就自己成立了天華魔術演藝團,他演魔術兼武術。該團久占沈陽北市場,以演小魔術為主,也演滑稽啞劇,如《傻子成親》《笨賊》等。馬幻影的弟子很多,如劉善慶、左向林、丁日春、賈向東、田瑞祥、李玉海等。其中劉善慶表演車技,單車、高車,也演魔術。滑稽演員白小影,青年時也在該團獻藝。
東北啟明魔術團1945年東北光復後成立,地址在北市場皇寺大街關帝廟。團主隋洪福,安東(今丹東)人。魔術團還兼“東北啟明音樂社”,壹套人馬,兩塊牌子。夏秋之季多在簡陋的大棚裏演出,觀眾坐在破板條釘的長凳上觀看。此團也經常為市民辦紅白喜事演出。雜技演員王寶魁綽號“大力王”,是隋洪福的弟子,先吹小號,後改演雜技,也演過《卓別林大鬧餐廳》等滑稽節目。張閃、趙宏生都是吹大號的。趙宏生夫妻還給辦喜事的人家當司儀,招待親友。他們冬天也上電影院,在電影放映後加演魔術,有時還常與曲藝藝人霍樹棠、鄭奇珍、楊海荃、白萬銘等同臺獻藝。
民國時期,有些馬戲團、魔術團還常表演“鋼針刺體”“悠小辮兒”“人頭搬家”等摧殘演員身體與恐怖節目。解放後均被禁演。解放後,沈陽雜技團是全國五大雜技團之壹,經常出國演出。此外,蔡少武壹家“飛車走壁”也名揚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