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是發生在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的壹場決定性戰役,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展開決戰、壹決生死,這場戰役為持續數年的楚漢爭霸畫上了句號,壹代霸王項羽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而劉邦則最終登上了皇位。
下面容許我簡單來復盤壹下這場戰役。
垓下之戰背景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楚漢雙方已經在滎陽附近持續交戰對峙了數年時間,由於韓信已經攻下齊國,不斷從齊地襲擊楚地。而彭越更是在梁地廣泛開展遊擊戰,襲擊楚軍糧道。再加西魏王魏豹、趙王趙歇、代王陳餘等先後被滅,燕王臧荼、衡山王吳苪、臨江王英布等諸侯又先後歸附劉邦,局勢對項羽來說已經極為不利。
由於糧道受損,楚軍前線缺糧,項羽不得不和劉邦展開和談,雙方約定平分天下。隨後項羽送還劉邦家室,領兵向東退卻。可是劉邦的無賴性格發作,在項羽退兵後迅速撕毀合約,率兵自後追趕,並聯絡齊地韓信、梁地彭越壹起合攻項羽。
(紫色為漢軍,藍色為楚軍)
面對劉邦的追擊,項羽大怒,加之韓信、彭越並未赴約,劉邦和項羽在固陵爆發大戰,劉邦被項羽擊潰。之後劉邦采用張良的計策,承諾擊敗項羽後封給彭越、韓信土地,兩人這才領兵來援。
公元前202年10月,漢將灌嬰領兵攻向彭城,壹連攻占包括彭城在內的西楚多座城池。英布則派人進入九江地區,誘降楚將大司馬周殷,與之合兵攻向城父方向。劉邦則由固陵率兵東進。韓信從齊地發兵、彭越從梁地發兵。
項羽雖然初期在固陵擊敗劉邦,但面對漢軍從各地發動的進攻,仍然無法扭轉局勢,無奈之下選擇東南方向撤退。11月,項羽退至垓下,修築防禦工事,整頓兵馬,意圖再戰,此時楚軍尚有十萬人馬。
至此,垓下之戰爆發。
垓下之戰經過
公元前202年12月,韓信、彭越、英布與劉邦會合,在垓下將十萬楚軍層層包圍。韓信親率30萬人為主力,蓼侯孔藂率軍為左翼,費侯陳賀率軍為右翼,劉邦則坐鎮後方,周博、柴武等預備軍則在劉邦軍後待命。
韓信首先親率漢軍發動進攻,初戰受挫,韓信後退。楚軍追擊韓信時受到左右兩翼漢軍的夾擊,雙方陷入混戰之中,此時韓信整軍回身再戰,楚軍受到三面夾擊,壹場大戰之後楚軍戰敗,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