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卷:船主讓漆工給船塗漆。漆工塗好船後,順便將漏洞補好了。過了不久,船主給漆工送了壹大筆錢。漆工說:“工錢已給過”。船主說“這是感謝補漏洞的錢。”漆工說:“那是順便補的。”船主說:“當得知我的孩子們駕船出海,我知道他們回不來了。現在他們平安歸來,所以我感謝妳!”用余世維“領袖”的七種根性來說,這個叫細心,叫補位,即:看到毛病或弊端,即便非自己份內之事,也要盡責做好,背後還體現了壹種責任感。如果考生糾結於小小的漏洞與船難事故,或者無心幫忙得到豐厚財富,肯定就偏題了,應該關註塗漆工補漏洞這壹事件本身,探討這壹行為背後的意義與對為人處世的借鑒。說得更詳細壹點:塗漆工所謂“順便補的”,並非“無心”,而是壹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有意”——它當然與“善良”有關,但本文的立意重心顯然並不在此。此外,如果考生糾結於為什麽船主在有船出航前不知道是哪條船出航這樣的技術性問題,我認為他應該是個管理人才,只是作文的分數不會太過樂觀……(劉純)
北京卷:已有長篇分析文章《2012北京高考作文試題評析》(劉純)
上海卷: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這個題目最直觀的破題點就是“壹般人和天才的不同之處”,可以提煉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輕棄”,文章展開時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麽”、“如何珍惜”等等構造提綱;此外如果想另辟蹊徑,還可以去談“壹般人和天才沒什麽不同”,因為我們身上的微光都是壹樣的。本題的難點不在於立意角度的發掘上,而在於具體材料的填充上,平凡人的微光是什麽?舍棄的具體表現是哪些?這些點都需要考生們費壹些思量。就我看,“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可以是感情、靈感、沖動乃至於壹剎那的頓悟等,而舍棄,可以具體為放過了靈感、埋沒了情感、打消了沖動、遺忘了頓悟。歷史上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比如某人壹個靈感被輕易放棄導致科學原理被他人發現、某藝術家輕易地決定擱置某個構思結果被他人寫成傳世巨作等。(王乃中)
四川卷:關於水的詩歌材料,從象征意義,人生意義對壹滴水進行了闡釋,要求考生圍繞“水”為話題展開作文。材料對壹滴水的象征意義和人生意涵等作了壹定闡釋供考生展開。這題相當常規,角度有如下幾個:1,借助古往今來與水有關的成語或者哲理名言展開;2,把壹滴水與個人相結合,談到人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的實現;3,和自然界水循環結合,從壹滴水的不同形態展開。既然材料中已經具體提到了水的含義,文章就不能僅止於此,而要探討到“怎麽辦”的層面上。明白了道理,如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本篇文章真正應該凸顯的主旨。(王乃中)
江蘇卷:《憂與愛》。題目很大,需要落地:憂什麽?愛什麽?切忌憂與愛的對象大而空。就題目本身而論,是壹個典型的關系型作文。關系型作文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舍棄壹方,單寫壹方。如果考生的題目只在開頭或結尾提“憂”,中間主要寫“愛”,那麽文章壹定會跌倒三類。反之亦然。當然,關系型作文,從憂或愛中更看重壹方也不是不可以,但壹定要結合著對方行文。比如,如果觀點是“重愛貶憂”(讓我想到最近當評委的壹個辯題:愛國主義應該強調自豪感還是危機感),也要在寫“愛”重要的同時寫“憂”的問題,切忌扔到壹方。當然,深入地探討“憂”與“愛”的關系,會推動立意更深刻。最後,如果我們略微較真壹點的話:為什麽這個題目把“憂”放在了前面,把“愛”放在後面?由“憂”及“愛”是壹種什麽樣的關系?這樣壹種關系能夠作用於哪些方面?除了比較容易想到的“憂國憂民”到“愛國主義”之外,“憂”到“愛”是否也是壹種感情認知的通式?簡言之,這個題目伸縮性很強,很驗功力。(劉純)
福建卷:馮驥才說:“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看妳使用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妳跑了多少路程。”根據以上材料寫壹篇800字的作文。壹個寫人生成就的題目,很好入手。寫法上,如果結合“行萬裏路”的實際路程,會讓文章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整體顯得較立體。不過,馮驥才本人除了關註路程的“長度”以外,同樣在意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可惜的是,這種對於人生多維度的思考,在這個題目裏都只能描述為“路程”,某種意義上說,遭到扁化,變得單壹。如果考生能夠聯想到不停奔跑的阿甘,從立意上也能做到立體豐滿。《羅拉快跑》化用到這個題目中的可能性不大。(劉純)
湖南卷:壹幅圖片加四句話。圖片的內容為壹只伸出的手,四句話分別是:伸出是溫暖的服務,攤開是放飛的想象,張開是創造的力量,捧起是收獲的希望。湖南卷看似是壹個看圖作文,實則就是給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圖片中攤開的手被從四個角度展開解讀,那麽四者選壹相對而言比較穩妥,四個角度也都中規中矩,伸出雙手是援助他人或貢獻力量,放飛的是想象也是希望,張開手是打破條框自由創造,最後則是捧起收獲。每個都是高中生習慣的路數。大家只需要從形式上加以創新即可,在立意上無需可以求新。(王乃中)
遼寧卷:材料作文:壹個音樂家登臺穿的非常樸素,有人問他為什麽不穿的華麗些,他說人要隱沒於音樂之後。根據以上材料寫壹篇作文。網傳的“如何救海參”讓無數吃貨激動不已,事實證明,這跟去年“高曉松醉駕”壹樣,多半是網民自娛自樂的產物。就這個題目來說,表面平淡,暗藏玄機。表面上看,這不過是壹個外表美與心靈美關系的變體,讓世人將目光從浮華的表面移開,關註真正值得關註的東西。不過,由於題目材料的對象是壹位“音樂家”或“藝術家”,這實際上給打開作文空間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上述簡單母題之下,考生完全可以藉此談對於藝術的深入理解,這比簡單的價值判斷深刻得多。(劉純)
浙江卷:有篇博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網友3種評論,壹是肯定,也想做這種人,二是質疑,如果大家都在路邊鼓掌,誰去跑呢,三是覺得兩種說法都對,根據這些情況寫篇文章。文章作者是著名的心靈雞湯作家劉繼榮,題目出法則很像北京過去的材料作文,屬於材料後面附觀點的那種,只不過由於博文選擇得太水,直接拉低了題目的檔次。就三種觀點而言,最不可取的“兩種都有道理”這種和稀泥的意見,贊同或反對均可,看考生自己。這樣壹個中規中矩的題目,令浙江今年無任何特色可言。(劉純)
天津卷:兩條魚在河裏遊泳,老魚問小魚:河裏的水質如何?小魚說:我不知道水質是清澈還是渾濁。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事情體現大道理。根據妳對這段材料的理解,寫壹篇作文 ,體裁不限,800以上。天津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仙氣十足。在這則禪意十足的材料當中,恐怕不會有多少考生能從兩條魚的對話這件小事情中讀出什麽“大道理”。論難度,這個題目甚至高於2010年東城壹模被無數人詬病的“凍魚”,比我自己03年參考高考時“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還要荒唐過分。根據往年經驗,第壹時間公布出來的作文題多少都會有所刪減,但願考生拿到的題目像“願景”壹樣,還有壹些現在我們沒有看到的信息。就現有的情況而言,我只能說:如果哪位考生有幸對禪感興趣,或者至少看過蔡誌忠漫畫《六祖壇經》和《禪說》,在這個題目上會占大便宜。而如果評分時不大看重兩魚對話這個讓人莫名其妙的材料,那麽題目的意義似乎又會萎縮得厲害。其實,天津壹貫喜歡以小見大,比如“總有壹句話在嘴邊”,包括去年的“鏡子”,其實都是這個路數。然而遺憾的是,到了兩條小魚,未免物極必反、過猶不及。魚現在大概是作文考生最討厭的動物了吧……(劉純)
廣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醉心於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願意出生在公元壹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裏處於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居裏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妳寫信對我說,妳願意生在壹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裏。我以為,人們在每壹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發了妳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壹篇文章。廣東題目出得不錯,兼具文化意蘊、生活體驗、時代精神和個人情懷等多種升華可能性。其核心在於從“壹個時代自有其有趣和有用的生活”提煉出“妳想生活在什麽樣的時代?”這個問題。想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站在個人和歷史多個著眼點進行考察,展現個人眼界和胸懷。以前在北大搞辯論時,曾帶著元培學院的小朋友們打過壹場經典比賽,裏面有壹句選手名言“壹個時代自有壹個時代的不舍和迷茫,壹個時代也自有壹個時代發展的榮耀與輝煌”,成為北大之鋒五年來的經典,看著這個作文題目,真是夢回校園。除了寫“我想生活在哪個時代”,側重於在選擇時代這壹點上展開之外,也可以選擇展開“我將如何生活”這個角度。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如何生活?在壹千年前我將如何生活?選擇時代即是選擇那個時代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指代著不同的階級、修養和情懷。(王乃中)
山東卷:材料作文:“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註,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壹日。——孫中山”請考生自擬題目。山東卷擡出了孫中山老師名言,由於信息不全,只有材料沒有寫作要求,不太好說命題側重點是在哪裏,不過僅就材料本身,可概述為“革命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推而廣之即是“做事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如果命題人不是想讓考生就“中國改革”這不可言說的話題寫篇古代策論的話……而“成功的幾大要素”,就材料中提到的要點,首先“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以天下為己任雖死不回,不要灰心喪誌,不能畏難縮步,全力以赴,還要知天下大勢、合人情天理,則事情才會成功。若真是如此,這道題算是非常直來直去的邏輯,考生只要有基本閱讀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即可破題。(王乃中)
江西卷:今年江西高考語文大作文是要求考生圍繞“妳不要想著妳沒有擁有什麽,而要想著妳擁有什麽”、“妳不要想著妳現在擁有什麽,而要想著妳沒有擁有什麽”兩個主題,選擇展開議論,寫壹篇700字左右的議論文。這個題目的兩句話分別對應著兩種處事態度,其壹是不要只盯著不足也要懂得發掘和關註手中擁有的資本,其二則是不要滿足於既定的成就而要去追求更多的目標,前者擁有的是資本,後者擁有的是收獲,壹個是懂得珍惜現有的,壹個是懂得不斷追求可得的。可以在作文中側重壹點做主要展開,也可以二者平衡尋找其辯證關系。(王乃中)
重慶卷:這是壹個發生在肉類加工廠的真實故事。下班前,壹名工人進入冷庫檢查,冷庫門突然關上,他被困在了裏面,並在死亡邊緣掙紮了5個小時。突然,門打開了,工廠保安走進來救了他。事後有人問保安:“妳為什麽會想起打開這扇門,這不是妳日常工作的壹部分啊!”保安說:“我在這家企業工作了35年,每天數以百計的工人從我面前進進出出,他是唯壹壹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並下午跟我道別的人。”“今天,他進門時跟我說過‘妳好’但壹直沒有聽到他說‘明天見’。”“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妳好’和‘明天見’,我知道他還沒有跟我道別,我想他應該還在這棟建築的某個地方,所以我開始尋找並找到了他。由於題目信息不全,不知道究竟是要求我們“自選角度”還是“結合材料總結”,因此無法確定地判斷立意角度的自由度有多大。從門衛的角度,可以寫“善於觀察日常、善於思考”,這也恰恰是高考作文需要考生做到的事——從日常小事中提煉大道理;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人情味”這個角度來提煉,因這個人是向門衛打招呼的唯壹壹人,頗可以從“拯救冷漠生活中唯壹的溫暖”的角度來概括門衛的行為。此外,從被關在冷庫裏的人的角度也可以提煉出立意重點,頗具佛家意味的“種昔日因得今日果”,往日的微小善意,日積月累之下,亦可以變成今日的救命稻草,這是無心之善,但冥冥中自有善報。“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樣可以大做文章。而比較穩妥的選擇是從後者也即是被關者的角度來看,因為它明顯更符合“整段材料”主要想說明的事情。(王乃中)
安徽卷:材料題,壹個梯子豎在那裏,有人在梯子上留了壹張紙條,上面寫著: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請考生根據這段材料寫壹篇作文。從生活常識看,豎著放的梯子倒下來容易砸著別人,上溯母題,寫關心他人、為別人著想,雖然不易拉開區分度,但的確穩妥保險。不打無準備之仗的考生占便宜了。審題方面,這個題目隱含的危險在於:可能會有考生關註那個寫紙條的人,為什麽只寫了紙條,而沒有把梯子放倒,進而開始就“說”與“做”開始大發議論。然而,本來“說到與做到”也不算什麽了不起的題目,更關鍵的是,紙條上“不用的時候”可以理解歧義:萬壹梯子還用呢?不放倒梯子其實有著充分的合法性。(劉純)
湖北卷:從杜甫書信說起。現在科技發達,交流方式越來越多,壹些方式正在消失。手機短信、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取代傳統書信交流,妳怎麽看?從書信談到科技發展與傳統的關系。繼去年《舊書》之後,今年的題目其實是更直白地提出了科學技術與人文傳統之間的二元關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這種以舊換新的新老更替,而懷戀傳統的人也可以去感嘆往日文化底蘊在現代社會的無以為繼。二者本質上是壹種價值選擇。此外,更好的辦法是把科技和人文結合起來談。科技可以影響生活方式是壹種現實,可以影響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邊界在哪裏?科技並非萬能,也並非可以秉持科技進步為神聖觀念而抹殺和忽視人文關懷。若能談到這個深度,那麽文章已相當了得。另壹個角度則是不多關註科技,而關註現實所處的時代。21世紀是大變革的世紀,我們正目睹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消亡,因此,如何把握“往日傳統與當今時代”之間的關系也是考生可以親身體會到的升華方向,比如北京二模提到的網絡書店與實體書店,比如去年題目指向曾被熱議的電子書與紙書等。就這個題目有感而發多說幾句,剛才在廣東卷點評裏提到北大辯論時代流傳的那句名言,其實就出自“傳統媒體是否會在信息時代逐漸消亡”的辯題,因而才有“壹個時代”之論,關註時代,關註人文,請高中生們在做題之余認真去做到這兩件事吧。(王乃中)
個人以為,湖北依然出了今年高考最好的題目。與去年有傳承性,有人文思考,有情懷,有當下意識。這才是高考作文應該考的題目。(劉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