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了,妳的大腦在喊:給我多巴胺啊!
在生物學家們看來,餓和饞都會引起食欲促進進食,所以這兩種感覺的生理基礎有很多是重合的。
Leptin(瘦素)和Ghrelin(饑餓激素?)水平的波動會促進生物體進食。進食後,脂肪細胞將leptin釋放到身體內,體內leptin水平升高,進食欲望下降,若幹小時不進食,leptin水平會顯著下降,而leptin水平下降則會引起另壹激素的釋放,即ghrelin,ghrelin又重新引發饑餓感。
饑餓和進食的調節依賴於消化系統的神經信號、血液中營養素的水平以及消化系統相關的激素。
通過負責大腦和消化系統間信號傳輸的迷走神經,大腦判斷腸胃裏的內容,通過迷走神經,大腦可以判斷出不同的營養素;另壹方面,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的水平等相關信息也會傳給大腦,例如當血糖升高時會產生飽腹感;食物消化時消化系統分泌的胰島素(insulin)和膽囊(CCK)收縮素也可以抑制饑餓感,饑餓狀態下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水平會上升,而ghrelin也是引發饑餓的重要激素。
相比於其他因素而言,饞只是引起食欲的壹小部分,涉及的激素包括內啡肽,多巴胺。內啡肽(endorphins)是壹類由下丘腦分泌的可以根據食物的外觀、氣味、味道增加食欲的神經遞質,比如飲食方面,攝取辣椒素可以刺激內啡肽分泌,或者有氧運動到壹定時間強度,也會促進內啡肽的分泌。人體是很復雜的機器,甚至於很多在我們看來比較低級理所應當的行為和需求其實背後的生理基礎也沒能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