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橋的寫法

橋的寫法

1.橋的解釋如下:

橋,(拼音:qiáo),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橋”是形聲字,古字形從從木,喬聲。本義是橋梁。引申指器物上的橫梁。又引申為古代行山路時的壹種代步工具,後作“轎”。

2.橋的寫法如下:

3.文字源流

“橋”是形聲字。從木,喬聲。“木”作形旁表意,表示其本義與木材有關;“喬”作聲旁表音。“喬”,春秋文字從止、從高。戰國文字從又、從高;或從又、從高省,作字形1右邊部分。秦漢文字承襲戰國文字,多從又、從高省字形(2、3、5、6所從);或作字形4右邊部分,則從又、從高不省;《說文》小篆作字形7右邊部分,從夭、從高省,為後世文字所本。隸變後楷書

寫作“橋”,簡體字寫作“橋”。本義是橋梁。引申指器物上的橫梁。如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幾回拋鞚抱鞍橋,往往驚墮馬蹄下。”又引申為古代行山路時的壹種代步工具,後作“轎”(今讀為jiào)。如《史記·河渠書》:“禹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又引申為桔橰,井上汲水的工具。如《禮記·曲禮上》:“奉席如橋衡。”用為此義讀j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