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安全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礦產資源。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相對社會環境而言,指的是由水土、地域、氣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環境。自然環境對人的生活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人的犯罪行為亦有壹定影響,包括自然災害對犯罪行為的影響,地域對犯罪行為的影響,氣候、季節、時間對犯罪行為的影響等。
如農村盜竊犯罪多,都市裏流氓、搶劫犯罪突出;冬季盜竊犯罪多,夏季強奸犯罪突出;自然災害發生時易出現搶劫犯罪等。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相比對犯罪行為起著次要的作用。
自然環境是環境的壹種,環境有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之分。自然環境是社會文化環境的基礎,而社會文化環境又是自然環境的發展。
自然環境是環繞生物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如大氣、水、其他物種、土壤、巖石礦物、太陽輻射等,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通常把這些因素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巖石圈等五個自然圈。
知識拓展:
在地表上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要素及其結構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各處的自然環境也就不同。低緯度地區每年接受的太陽能比高緯度地區多,形成熱帶環境,高緯度地區形成寒帶環境。雨量豐沛的地區形成濕潤的森林環境;雨量稀少的地區形成幹旱的草原或荒漠環境。
高溫多雨地區,土壤終年在淋溶作用下形成酸性;半幹旱草原地帶,土壤常呈中性或堿性。不同的土壤特征又會影響植被和作物。在廣闊的大平原上,表現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在起伏較大的山地,則形成垂直的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