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挽聯悼念的是誰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挽聯悼念的是誰

悼念的是國民黨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

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看到祖國處在危難之中,心中十分難過,為了表達自己鎮狂飈於原野,挽巨瀾於既倒,誓死振興中華的淩雲壯誌,正式改名為“安瀾”。

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

戴安瀾(1904~1942),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壹。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余,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

1942年7月31日,戴安瀾的屍體在廣西全州舉行國葬,壹時萬人空巷,民眾紛紛前來祭拜這位抗日英雄。毛主席送來親筆挽詩,“外侮需人禦,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誌也無違”。

周總理更是寫下了“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聯來悼念他的這位黃埔學生。當然了,蔣介石也親筆寫了壹首挽詩,紀念這位馬革裹屍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