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顧月華
孫林,美藉華人畫家, 1963年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學士,曾長期從事設計及繪畫教學。並且在1985年特調至深圳電視臺擔任設計,並在電視劇工作室主持工作。
1987年去美國紐約,曾參加紐約華裔畫家在蘇荷畫廊群展,平時不斷有創作在China Antique Ine展出。
2010年5月,參加資本畫廊在上海雙年展覽會展出。
2011年2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由Australia Meou ArtInvestments Pty Ltd在45 Downstains Gallery承辦30多幅油畫作品的「絲路畫語 孫林油畫展」。
2015年6月, 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Agora Gallery舉辦油畫展。其中兩張畫被Fine Art News 和Asia Art亞洲藝術雜誌特別介紹。
2017年5月,加盟美國亞洲藝術畫廊,Fine European & Asian Works of Art, 參與拍賣藝術作品。
他在二十余年間遊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從各國著名的博物館及美術館中潛心觀摩學習吸取精華,在紐約生活的漫長歲月中,他經常不斷去各美術館及畫廊,長期從事油畫藝術的研究及探索,不斷創新求變,壹次次突破及否定自己固有的技巧及觀念。他發現東西方藝術看似對立,其實不然,東方民族傳統與西方現代藝術之間,壹直糾纏著相互的啟迪、互補、繼承、吸收,達到微妙的變異,形成更新的風格派別。
他的畫靠近抽象的美感, 但抽象畫往往給人撲朔迷離的困惑, 但孫林卻在下筆之始采用了極細致的寫實造型, 在作畫及完成過程中將它們破立, 虛實相映互補,這樣壹來, 這些畫既沒有拘泥形似的匠氣, 反而在局部細節上達到了處處留情的意境。
孫林的作品裏是典型的東方式的、飄逸的、寧靜的精神體驗,絕沒有西方的“冷峻”與“批判”的精神特征。
在孫林以往眾多作品中,無論是城市或鄉野生活場景、歐洲宗教建築還是東方佛教題材作品,都顯得清新和絢麗,孫林的畫界總是別有壹番風景。
近來,孫林在沈寂中突然向外呈現了這四十張花語主題的油畫,孫林畫花,果然又與眾不同,花在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綻放,各具其不同的獨特的美,讓人乍看之下頓然心曠神怡,心情大好。
這種視覺創造中盡顯畫家的智慧及修養,孫林又巧妙運用材質重叠、平面與立體交織、抽象與寫實交融手法,使作品具有了更高的價值。
當然,也只有守在他邊上人,方能體會他多年來全身心的投入,摒棄繁華塵世的享樂,獨自不折不撓地求新求變,既尋求東方元素,又掌控西方技巧,既有清新的畫風,亦具厚重的底蘊。不投機取巧,不嘩眾取寵,不敷衍了事的作畫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在藝術學院受過嚴格訓練,又在世界各地采風學習多年的孫林,他的現實主義藝術觀、印象派畫風、俄羅斯巡迥派的影響都開始松動, 另外壹種和既往不同的素質與氣息在畫面的筆觸、色彩、線條中流動, 進而轉換為壹種氛圍、境界、色調、情緒、感覺與情懷, 這便是與大時代息息相關的現代意識與審美追求的由衷表現。
我們從畫家孫林的作品中, 分明看到了壹種從唯美追求到深沈、 厚重藝術的轉型, 並最終成為他藝術的重心。 由此, 我們想到, 藝術的意義其實不在於刻意求變, 而是水到渠成或瓜熟蒂落的漸變與成熟, 可以說, 沈潛、沖淡、溫和, 無論是作為創作態度, 還是作為壹種美學取向, 都從來沒有失去價值。
這個過程既是痛苦的, 也是幸福的。
那千萬次的呼喚,最後換來這壹片花語的世界。
祝他畫展成功!
(顧月華: 紐約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 畫家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