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壹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壹)
壹、基本情況:
本次試卷命題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緊扣新課程理念,體現了義務 教育 的普及性和基礎性,也體現了數學學科的綜合性和實用性。本次試卷緊扣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從基礎知識、計算、解決問題三大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試卷特點:
本次壹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充分體現了以教材為主的特點,所考內容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在學生的試卷中,並註重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註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驗。同時使學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另外,此次試卷註重學生的發展,從試卷的得分情況看,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難獲得高分的。
試卷難度適中,有較強的科學性與代表性,試題內容註意突出時代特點,貼近生活實際。尤其是填空題突出了靈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題原則,提高了測試水平。整個試卷布局合理、圖文並茂,題目比較靈活,淡化了死記硬背的內容,加重了試題的思維含量,既註重測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註重了基本技能的檢測。開放性、操作性的題目有所體現。全面涵蓋了本學期學生應掌握的學習內容。總的來說,試卷難易適中,既有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訓練,既有壹定的深度,又有壹定的廣度,沒有偏題、怪題,也沒有過難的題目,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壹致,沒有出現超綱現象,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
三、學生答題情況:
第壹大題,我會填。其中包括了3個小題,考查了數的認識、數的組成和20以內的數,學生對這類知識的掌握較牢,故答題情況很好,正確率幾乎是100%。
第三大題,在○裏填上、或=。涉及的是算式與數字之間大小的比較,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們都會先算出算式的得數,再進行數與數之間大小的比較,這樣就降低了題目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完成較好,少個別學生出錯,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練習。
第四大題,△和○個數的多少的比較,這要求學生壹壹對應進行比較,答題情況也比較好。
第五大題,我會算。多數學生計算能力較強,能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因此正確率較高。
第六大題,認識時間。考查的是學生對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得很好,所以錯誤的學生也比較少。
第七大題,讓學生看圖寫算式大部分學生能看懂圖意,會寫出四道算式。
第八大題,從大到小排列數字。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按算式的得數進行從大到小的排列訓練很好,因此本題相比而言比較簡單。
第九、十這兩個大題,考查的學生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認識,還考查了學生的統計能力,這兩個題出錯的學生極多,也是此次考試中失分原因。究其原因是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不夠,反映出學生獨立分析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在今後的教學中需重點註意。
第十壹大題,把同類的圈起來。這與生活中聯系比較緊,學生的認知也比較清晰,正確率較高。
第十二大題,用數學。包含2 個小題,分別是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的,對於訓練較多的學生不存在難度,因此本題出錯的較少。
縱觀整個做題情況,大部分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對於存在壹定難度的問題,與平時訓練少有壹定的關系。
四、今後教學改進 措施 :
結合學生的考試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註意:
1、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體系,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識與課改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課下積極做好培優轉差工作。
2、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的 教學 方法 ,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自信心。
3、在教學中,要關註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註意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方法。
4、要把訓練學生的獨立審題能力作為重點。
5、要培養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自覺檢查習慣。
五、通過這次檢測的 反思 ,使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做到:
1、加大題型的訓練,多加強學生語言口頭能力的培養和書寫能力的訓練。
2、以後多出壹些新穎,多樣化的題目讓學生練習。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選擇最優的計算方法的能力。
4、培養學生獨立邊讀題邊做題的好習慣。
小學壹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二)
壹、試題分析
試卷內容分析:本次期末卷知識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題量適中,題型非常的新穎;從試題難易程度看,試卷註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此基礎上不乏適當的拓展,有壹定的難度。能夠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是近幾年來壹年級試題中較難的壹套,這份試卷涵蓋了壹年級下冊數學課本中絕大部分內容,如20以內的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觀察物體、找規律、認識人民幣、分類與統計等,這些章節的內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學生對各章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質量分析
1.計算方面
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強。如第壹大題的第2小題連加8的算式,4小題求加數和被減數以及第四大題算壹算,這幾道題學生答得非常好,基本上沒有什麽錯誤。只有極個別學生看錯加減法導致丟分。
2.基礎知識方面
這部分知識學生不但掌握紮實,而且能靈活運用。不論題型怎麽變換都能運用自如。比如填空題第1小題人民幣的認識,第3小題根據人民幣與數字的比較大小,這兩道題準確率都很高,這就說明,如果知識掌握得透,不管怎麽考都沒問題。
3.解決問題方面
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所增強,其中第五大題解決問題第1題求原來有多少輛車這道題準確率達到了98%。第4題是出現錯誤較多的題,有部分學生用了對於題意沒有搞懂,導致解題錯誤,這也是本冊書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的難點。第3題把人民幣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結合到了壹起,能更好的考察學生對這兩部分知識靈活運用程度。第2小題生活中的連減問題,有部分學生計算失誤。
4.其他方面。 找規律、觀察物體、分類與整理這些知識學生也都掌握的不錯。其中第壹大題第4小題連續加7和連續減6的運算,這對於初步學習數字規律的壹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很強,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率還是很高的。第二大題連壹連,把計算結果相同的算式連在壹起,這道正確率較高。第三大題分類與整理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的,只是有的學生粗心數錯導致失分。
三、改進的措施:
1.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改掉粗心的毛病,學會自己檢查自己的試卷,不要總是依賴家長。
2.在今後教學中抓穩基礎知識,讓每位學生都能牢固掌握課本上的基本概念,減少基礎題的失誤。
3.在課堂教學中認真落實到每壹堂課,落實到每壹個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根據題目的結構和信息選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註重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和讀題意識,養成良好的解題審題的習慣。
4.在今後的練習設計中,增加問題的真實性和情境化,切實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