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農村環境整治通告

農村環境整治通告

 通告所告知的事項常作為各有關方面行為的準則或對某些具體活動的約束限制,具有行政約束力甚至法律效力,要求被告知者遵守執行。下面我給大家帶來農村環境整治通告,供大家參考!

農村環境整治通告範文壹

 各鄉鎮黨委、政府,各黨工委、辦事處、管委會,縣直各部門、單位: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縣委縣政府統壹安排部署的壹項民生工程,有利於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事關金鄉對外形象提升。我縣於8月27日召開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為全面掌握各鄉鎮工作開展情況,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督導組牽頭,從縣文明辦、交通、環衛、執法局等部門抽調精幹力量,於9月18日起,集中利用3天時間,對13個鄉鎮(街道)的77個村進行了現場督查評比。督導組主要針對鄉鎮自查機制建設、道路硬化、凈化美化、環衛設施、環衛隊伍建設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逐壹評定。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壹、基本情況

 本次檢查評比的77個行政村,均系各鄉鎮自主提報的第壹批重點整治村,除雞黍鎮16個、胡集鎮6個村外,其余鄉鎮均為5個行政村。從總體檢查情況看,所有村莊主街道均實現了硬化、凈化,村內保潔員及保潔清運三輪車配備齊全,垃圾收集點全部建設到位;部分村莊道路硬化率、綠化率較高,基本實現了戶戶通、路路綠。通過評比發現,有8個鄉鎮的16個村基本達到了示範村標準,主要包括:開發區(魚山鎮)張翟村、肖莊,雞黍鎮東李、西李、西橋、小李莊,蔔集鄉東門屯、辛王寨、楊莊,興隆鄉郭店,霄雲鎮店子、鄭小樓、韓樓,化雨鎮袁集,司馬鎮夏樓村,金鄉街道周橋村等,以上村莊村內道路設施、排水溝、垃圾收集點等建設齊全,硬化綠化效果好,環境整治標準高,處處衛生整潔,綜合整治成效明顯。從各鄉鎮自查機制建設情況看,各鄉鎮(街道)均能較好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及配檔表,大多數鄉鎮開展了檢查評比活動,啟動和推進整治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大氛圍正在形成。

 檢查評比發現,開發區(魚山鎮)、蔔集鄉、雞黍鎮重視程度高、工作力度大,效果明顯。開發區(魚山鎮)措施得力,整治標準高,5個村莊均整潔有序,整體效果明顯。蔔集鄉在對參與評比的村莊嚴格按照考評標準進行整治的基礎上,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沿途路域環境整治比較徹底,5個村莊硬件設施配套齊全,村內整治無縫隙、全覆蓋,角角落落整潔有序,村與村相連的道路路面整潔,路肩草坪整齊,視野內無雜物。雞黍鎮全鎮動員,全民發動,村民參與整治活動熱情高,自覺清理房前屋後雜草、柴堆,全鎮16個村莊的整治任務基本完成。以上鄉鎮的工作力度、工作精神、經驗做法值得全縣各鄉鎮學習借鑒。

 二、存在的問題

 (壹)工作開展不平衡。開發區(魚山鎮)、蔔集、肖雲、雞黍、興隆等鄉鎮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有的鄉鎮提報5個待查村就相當困難。從檢查評比得分情況看,全縣最高分87.76,最低分僅68.76,相差近 20分,差距十分明顯。不平衡表現在分數上,歸根結底在於重視程度、工作措施、宣傳發動上的差距。

 (二)整治熱潮未形成。在第壹批參評村莊中,大多數村莊為去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村,今年新整治的村莊較少。檢查過程中,難以見到環境衛生整治的場面,沿途?三堆?隨處可見,全縣大面積、全方位綜合整治工作尚未展開。

 (三)整治標準不夠高。檢查評比的77個村莊中,有32個村未進行道路綠化,27個村村內道路兩側無排水溝或標準低。已整治村的路肩、路溝及路邊,磚頭、石頭、垃圾等仍然可見,整治不夠徹底。多數村莊整治工作僅僅限於村莊主街道和已硬化街巷,未硬化街巷的環境衛生狀況較差。

 (四)整治重點不突出。與壹些鄉鎮偏遠村莊整治大見成效相比,部分鄉鎮駐地,國省道、縣鄉道路兩側村莊環境衛生狀況堪憂,垃圾不斷,汙水橫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縣環境整治成效和我縣對外形象。

 三、工作要求

 (壹)抓住重點,紮實推進,全方位擴大戰果。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當前事關金鄉發展大局的重點工作之壹,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務必進壹步引起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壹安排部署,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強化措施,快顯成效。要按照由?點?到?線?再到?面?,逐壹推開的方式,紮實推進。鎮駐地作為全鎮中心,在環境衛生治理上應率先啟動,示範帶動全鎮掀起活動高潮;鎮域內重要道路及沿線兩側村莊地處交通要道,是展示對外形象的窗口,整治工作應走在前列,確保盡快擴大環境綜合整治的成果。

 (二)廣泛宣傳,濃厚氛圍,進壹步發動群眾。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任務面廣量大,工作能否快速全面展開,宣傳發動是關鍵。各鄉鎮要采取宣傳車、廣播、標語條幅、公開信等各種有效方式,進壹步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切實提高群眾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要通過宣傳的力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生態文明?意識,把城鎮當作?客廳?來呵護,把村莊當作?公園?來建設,真正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廣大群眾的***同追求、自覺行動。

 (三)嚴格標準,提升管理,嚴防工作反彈。對於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市縣均下達了實施細則,明確了整治的範圍、內容、步驟及標準,各鄉鎮要認真對照細則,按照?幹就幹好、幹就壹流?的原則,高標準展開工作,做到精細化、無縫隙,確保整治壹處,驗收壹處,合格壹處,保持壹處,處處建精品。要增強工作的緊迫感,算好時間帳,對照任務目標卡死時間節點,全力加快整治工作進程。同時,要經常?回頭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近期,要特別做好防止棉柴進村上路工作,努力實現村莊整潔有序常態化。

 (四)強化措施,推動落實,打好整治攻堅戰。各鄉鎮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落實鎮兩委成員、機關幹部和村委會成員的工作責任,科學合理劃分責任區、責任路段,確保區域責任落實無縫隙、全覆蓋。同時,要加大自查自糾工作力度,充分發揮本鄉鎮督查室的作用,定期對各村、各路段整治情況進行檢查評比。要通過強力的工作措施,推動工作快速落實,打好我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攻堅戰,打造完美和諧新農村,***建魯西南地區生態宜居名縣。

 縣委縣政府督查室

 年9月24日

農村環境整治通告範文二

 為進壹步規範我縣平安鄉橋頭村城區市場、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積極營造有序、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提升我縣旅遊文明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廣西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城市市容和衛生環境管理條例》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自即日起對平安鄉橋頭村城區道路兩側範圍的道路交通秩序、市場管理、市容市貌開展綜合整治,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壹、未經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二、所有車輛均應當在規定地點、停車位停放,小型汽車必須停放到橋頭市場內設置的專用停車場或者路面施劃的臨時停車位。二輪摩托車、出租載客三輪車必須停放到指定的臨時停車位,車頭朝向道路中心。

 三、車輛不得在下列地點臨時停放:設有禁停標誌、標線的路段;沒有施劃停車泊位的人行道;人行道,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

 四、嚴禁在道路兩側擺攤設點,占道經營。道路兩側所有室外露天擺賣的零散飲食、蔬菜、魚肉類攤點必須統壹歸行就市自覺進入橋頭市場內經營。

 五、道路兩側的門店商戶嚴禁騎門跨店、超門檻占道經營,各沿街單位、商戶應負責好各自門前的停車位車輛停放秩序。

 凡違反法律、法規和本通告規定的,由有關執法部門對相關責任人或當事人依法予以處罰,對妨礙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此通告。

 平安鄉橋頭村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

 年12月20日

農村環境整治通告範文三

 2月19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議後,全縣16個鄉鎮(場、區)及縣直有關單位迅速行動,積極研究落實措施並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突擊整治行動。按照縣領導小組"壹周上報壹次工作進度,壹月壹次檢查評比,壹個季度壹次考核通報"的要求,現將全縣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第壹階段開展情況通報如下:

 壹、初步成效

 1、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各鄉鎮都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其中丁司當鎮是鎮長擔任組長),召開了動員大會,並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初步形成了書記抓、抓書記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格局。

 2、宣傳氛圍初步形成。各鄉鎮都采取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手段,如電視、廣播、宣傳標語、宣傳冊等,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了廣泛宣傳。如蘭溪鎮印發《倡議書》壹萬份。

 3、突擊整治初見成效。各鄉鎮都在2月底組織開展了了環境衛生集中突擊整治行動,對鎮域、村域、道路沿線、溝渠河道等進行了全面清掃。白蓮、綠楊兩個垃圾處理站都正式運行。縣直部門中,縣水利局集中全系統10多個單位、200余人,開展了壹次壹河兩岸景區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縣交通運輸局對中大線(綠楊至散花)、柳界線(浠水至丁司當)等主要公路沿線用地範圍內影響環境衛生的垃圾池等構築物建築物進行了集中拆除行動,***拆除垃圾池72個,清理垃圾及堆放場122處,轉運垃圾***計84方。其他幹線公路路邊垃圾池正在陸續拆除。

 4、運轉體系初步形成。各鄉鎮都配備了村組保潔人員,添置了垃圾收運設備,制定了保潔制度,明確了保潔人員職責。不少鄉鎮還制訂了對村的考核獎懲辦法。

 二、主要措施

 從上報的情況來看,各鄉鎮推進的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清泉:2月24日起,全鎮各村陸續開展環境衛生突擊整治行動,鎮黨委書記鄧中麟同誌親自到村暗訪。沿路沿線、溝渠河道、村莊等部位環境衛生有了明顯的改觀。鎮領導小組對各總支獲前三名的總支給予了獎勵,並對各總支後三名的村和村書記給予了相應的處罰。

 巴河:2月29日組織鎮全體國家幹部、村支部書記集中乘車,對在村級垃圾治理工作上有典型經驗的何崗村、錫山村俞倉灣整治現場進行了拉練觀摩,集中點評,並邀請縣電視臺記者全程報道,營造出全鎮幹部群眾齊抓***管全參與的工作氛圍。同時決定每月開展壹次農村環境衛生集中突擊行動。

 關口:對每月鎮抽查合格的村獎勵前3名,每村1000、900、800元,對排名最後的2個村分別扣除500、400元。對縣抽查合格的村壹次獎勵1000元,影響全鎮成績的不合格的村壹次扣500元並扣村書記工資500元,且實行壹票否決,年終不評先評優。加大對四個大集鎮及六個小集鎮的整治力度,從資金上給予支持,大集鎮補貼10000元,小集鎮4000元,並實行獎懲。

 白蓮:全鎮配齊了195名保潔員。各村建有垃圾房,配備了垃圾箱14個,各自然塆配齊了垃圾桶1365個、三輪車25臺,鉤臂式垃圾車、箱式垃圾車各兩臺。鎮垃圾焚燒處理中心點火運轉。對村的考核成績年終進行匯總,納入年終對村的實績考核,占百分制的30%。鎮全年拿出37.2萬元實行獎補,每月對考核成績前六名的村分別將10000元、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1000元,對後六位的村懲5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對連續三次居後三名的村懲書記1000元,並誡勉談話;對連續六次居後三名的村的書記責令辭職。

 綠楊:綠楊鄉以"凡路必綠、凡水必清、凡地必潔"為目標,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每月拿出2萬多元對26個村和鄉直機關的前六名進行獎勵。實行環衛設施設備統壹規劃、配置和管理,***配備垃圾箱14個、垃圾桶1022個、垃圾收集車5輛、鉤臂垃圾車3輛、三輪收集車32臺,初步建立了清運機制,鄉保潔公司實行市場化運作,保潔人員面向轄區內公開招聘。

 洗馬:做到四個到位。保潔隊伍到位:至2月27日,全鎮382個村民小組全部配齊保潔員;經費投入到位:購置了3立方垃圾箱***22個,鉤臂式垃圾車2臺,制發了"愛我家園,從我做起"農村垃圾治理倡議書5000份,全部發放到村到戶,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重點整治到位:2月24-26日,全鎮各村先後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清理存量垃圾、清理衛生死角,僅鎮區清理了洗馬小河河道垃圾8車、清理洗馬老橋腳下陳年垃圾4車;督查獎懲到位:對不清潔村的村書記扣發工資500元,對清潔村的村書記獎勵現金500元。

 蘭溪:出動宣傳車五臺次;發放蘭溪鎮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倡議書1萬份;已發放垃圾治理經費20萬元,各村各單位建立了農村垃圾治理長效保潔機制;全鎮38個村、壹個社區、35家機關單位全部都參加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大行動,***計參加7000人次,清運垃圾1000噸,通過此次集中整治行動全鎮環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散花:全鎮配保潔員385人,新建大小填埋場112個,購買垃圾桶350個,鎮對各村嚴格考核,全年百分制中拿出十分進行衛生考核。將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納入村級目標管理之中,與村幹部的報酬、評優評先掛鉤。鎮實行半月壹檢查,壹月壹結算。除縣對各村獎補外,鎮(區)再配套投入300萬元用於保潔公司發包和考核獎補。抽專人長期負責國省幹線兩旁的保潔工作,對全鎮重點七處直接承包,並定補貼招標落實,鎮每年拿出45萬元,工業園拿出75萬元搞環境衛生,全鎮實行鎮幹包村、村幹包組的領導責任。

 策湖:全處利用三天時間,駐村幹部到村裏參加督辦,對各村的垃圾進行壹次大掃除,大清理。據初步統計:此次行動參與群眾達5000余人次,動用機械15臺套,清理垃圾20余噸,並進行掩埋。

 三、存在問題

 總的來看,經過近段的時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縣農村環境衛生面貌雖然有所改觀,但整體治理工作任務仍很艱巨,治理成效還不夠明顯,與省市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工作推進不平衡。鄉鎮與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推進的措施、力度、效果都存在不平衡。

 2、宣傳力度不夠大。全民參與,齊抓***管的濃厚社會氛圍不足,群眾自覺參與的意識還不夠強。

 3、基礎設施普遍不足。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由於資金問題普遍存在配置不齊、不足的現象。

 4、工作機制沒有有效形成。檢查考核獎懲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長效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四、下步工作要求:

 1、進壹步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嚴格考核。

 2、進壹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宣傳欄,橫幅標語,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加大對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垃圾處理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強廣大村民環境衛生意識,自我保潔意識。將農村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形成人人參與、個個守約的良好氛圍。

 3、進壹步加大資金投入。縣領導小組將根據各鄉鎮治理成效加大獎補力度。各鄉鎮、村要充分發動群眾,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垃圾清運設備和保潔人員費用投入,確保農村環境治理體系正常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