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爭嬌艷,籬邊留芬芳”這麽爛的句子,居然好意思說是蘇軾寫的。
“扶疏亭”的典故是可信的,但是“扶疏”壹詞遠至“呂氏春秋”就已出現過,而元人小曲中,分別有以下句子:
壹架寒香娑羅樹,小欄幹花影扶疏。
雨才過山色模糊,月初升桂影扶疏。
我覺得這只是壹種意境,未必出自哪句詩句,但論起祖師爺,估計後面各種“扶疏”,都是從北宋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化來的。
“菊花爭嬌艷,籬邊留芬芳”這麽爛的句子,居然好意思說是蘇軾寫的。
“扶疏亭”的典故是可信的,但是“扶疏”壹詞遠至“呂氏春秋”就已出現過,而元人小曲中,分別有以下句子:
壹架寒香娑羅樹,小欄幹花影扶疏。
雨才過山色模糊,月初升桂影扶疏。
我覺得這只是壹種意境,未必出自哪句詩句,但論起祖師爺,估計後面各種“扶疏”,都是從北宋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