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殘運會資料

殘運會資料

1983年10月,天津市市委、民政局、體委、紅十字協會聯合發起並舉辦了傷殘人體育邀請賽,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名盲人和截肢運動員參加了此次比賽。

這是建國以來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壹次殘疾人運動會,是舉辦全國殘疾人綜合性運動會的前奏。

隨後,中央和地方各級殘疾人體育協會紛紛成立,殘疾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為舉辦全國的綜合性殘疾人運動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自1984年首次舉辦以來,已先後舉辦了七屆。

從第三屆開始,全國殘運會列入了國務院審批的大型運動會系列,形成了每四年舉行壹次的慣例,並在《中華人民***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以法律形式予以確認。

從1984年開始,每四年壹次的綜合性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已形成制度。

除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以外,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的殘疾人運動會每三到四年舉行壹次;部分省、市、自治區定期舉行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運動會。

壹、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概述

有的省、市、自治區在舉行全民運動會時,還規定了沒有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不列總成績的做法,實行“1票否決權”。

全面開展殘疾人體育活動,為提高全民素質,奠定我國體育大國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歷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第1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84年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

第2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87年8月23日~9月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

第3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92年3月18日~23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

第4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96年5月9日~16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 。

第5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00年5月6日~14日在上海市舉行。

第6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2003年9月16日在南京開幕。

第7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07年5月12日在雲南昆明開幕

第8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11年10月中旬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

1、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簡介

由中國殘聯和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浙江省人民 *** 承辦的中華人民***和國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將於2011年10月11日在浙江舉行,主會場設在杭州,在嘉興、紹興、湖州長興設立分會場。

全國殘運會每四年舉辦壹次,本次殘運會是繼2008年北京殘奧會之後舉行的壹次全國綜合性殘疾人體育賽事,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設18個大項,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等的30多個代表團參加,參賽運動員人數在5000名左右。

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來賓、代表團、觀摩團、媒體記者將參加大會,預計總人數將超過16000人。

2、會徽、吉祥物、會歌、主題口號

2009年8月起,浙江省第八屆全國殘運會籌委會面向全國公開征集本屆殘運會的會徽、吉祥物、會歌、主題口號和宣傳畫,先後收到各類應征作品數十萬件。

經過專家評選、公眾投票、籌委會討論並報主辦單位同意,才最終得以確定。

(1)會徽

會徽圖形主要由運動員手撐輪椅、之江潮湧、數字“8”等形象巧妙融合而成。

其中,運動員手撐輪椅形象體現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殘運會精神,象征殘疾人事業的快速發展;會徽上部為“之”字形,代表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之江),“之”有生生不息、到達、延展之意,同時有蘊含“浙江”的英文首字“Z”的形象;會徽整體設計取形數字“8”,代表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會徽下部,似洶湧澎湃的錢塘江浪潮,表達了浙江人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精神,彰顯浙江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

會徽的用色也很有講究,橙色代表陽光,寓意著光明與活力;紅色代表生命,象征熱烈與恢宏;藍色代表江水,寓意沈穩與大氣。

三色結合體現“天人合壹”的文化思想,體現了運動、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統壹。

會徽的整體設計既延續了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面貌和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體育精神,又蘊含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開放的浙江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

(2)吉祥物

本屆殘運會的吉祥物取名“悅悅”,以杭州市花桂花為原型而設計,體現了主會場杭州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底蘊。

(3)會歌

會歌歌名為《我們都壹樣》,歌曲以流暢、溫暖、時尚的旋律,表達了殘疾人朋友的堅定、自信和對“平等、參與、***享”的渴望和呼喚。

(4)主題口號

“生命陽光”寓意著每壹個生命,無論健全還是殘缺,都值得被尊重;陽光是生命奇跡的原動力,散發著平等的光輝照耀著天地萬物。

希望全社會都能提高對殘疾人能力和貢獻的認識,消除歧視、關愛生命,實現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享社會發展成果。

“情滿浙江”是對人文浙江的又壹詮釋,寓意著充滿 *** 、熱情和親情,力爭把2011年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辦成弘揚樂觀向上、自強不息、勵誌奮進的殘疾人體育盛會,辦成彰顯平等、參與、超越、融合、***享理念的人文盛會,辦成展示改革開放成果、富有時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全民盛會。

(5)比賽項目

盲人門球、盲人足球、象棋、羽毛球、輪椅網球、輪椅籃球、輪椅擊劍、舉重、賽艇、盲人柔道、乒乓球、射箭、射擊、坐式排球、自行車、遊泳、田徑

三、殘疾人運動會的歷史

殘疾人體育運動可追溯到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致殘的士兵自發組織起來進行的康復活動,這便是現代殘疾人體育運動發展的雛形。

1948年英國斯托克?曼德維爾國立脊髓損傷中心舉辦了殘疾人體育比賽,當時只有16名坐在輪椅上的傷殘士兵參加,該運動會每年舉行壹次,規模逐漸擴大到其它國家,1952年起變成國際性體育活動。

1960年,意大利首次舉辦世界殘疾人運動會,來自歐美23個國家的400多名運動員聚集羅馬同場競技。

1976年,國際殘疾人組織決定,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與世界殘疾人運動會合並,在加拿大的多倫多舉辦了第壹屆國際傷殘人奧運會,來自40個國家的10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

1983年5月,國際奧委會決定從1984年夏季奧運會起,首次設立殘疾人比賽項目;1988年起,冬季和夏季奧運會的殘疾人比賽項目被列為永久性項目;申辦奧運會的城市,必須同時申辦殘奧會;奧運會後壹個月內,在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奧運場地上舉行殘疾人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