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統壹思想,提高認識
2 、加強監督,嚴於自律.
3、樹立標桿,嚴肅處理.
4、深化改革,
5、大力強化教職工的師德建設,以教風促學風
6、加強校園文化內涵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7、加強學院教學網絡建設,為教學改革提供保障
8、堅持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9、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課堂紀律
10 、嚴格考試紀律,加強考風建設
11、認真落實“以證代考”制度
12 、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習熱情
13 、加強學生公寓文明建設,普及優良學風
14 、以開展學風建設月為載體,重落實 、重成效
15 、建立“全員、全程和全方位”抓學風的工作機制
16 、加強制度建設
要建設壹個良好的學風環境最重要的方面應該是教育:
1、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進壹步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杜絕曠課、遲到、上課開小差等不良現象.加強考風考紀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嚴格考試紀律,在學生中,形成壹種自覺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習慣,
2、學習適應性教育,加強新生入學後的學習適應性教育,幫助新生實現由中學到大學的角色轉變,使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了解所學專業方向和專業要求.積極宣傳落實各級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引導、鼓勵學生刻苦學習.
3 、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教育,並貫穿於整個大學生活,讓他們了解社會就業形勢,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和設計職業生涯的主攻方向,並圍繞這個主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從而讓學生能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4 、人文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多途徑為學生提供學習知識的機會及場所.開展包括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在內的校園文化活動,包括文藝、音樂、體育、書法、美術、學生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勤工助學等.通過經常性的體現學科專業特點的各種學術報告會、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會、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著重突出科技創新,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文明、整潔、優美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5 、社會實踐教育,堅持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社會經濟對各專業人才、知識的需求,探索和深化社會實踐的內容、形式、方法和途徑,使社會實踐活動成為促進學風建設、增長學生才幹的重要途徑.
6 、主題活動教育,通過開展以學風建設為主題的各種活動,使學風建設成為學院每個人的壹種牢固觀念、行為目標、自覺行動.
7 、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學院心理咨詢室的功能,積極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心理幫助,為他們排憂解惑,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在校園大環境裏勤奮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