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壹種思想體系,其原則曾被具體化為 "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

壹種思想體系,其原則曾被具體化為 "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

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égalité,fraternité)的口號屬於資產階級思想體系和意識形態,對抗地主階級專制、特權、自私的意識形態。

壹、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的由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形成)

1、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是在思想革命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新興的資產階級首先發動思想革命,向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神學宣戰。專制主義宣揚逆來順受,“有人打妳的左臉,妳連右臉也讓他打。”資產階級就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等觀念。基督教宣揚神本主義、禁欲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就提倡人本主義、享樂主義。

①文藝復興開辟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文化先河。

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 )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號發起文化運動,持續時間是14~16世紀。

人們以文學、藝術、哲學等社會意識形式全面批判封建意識形態,主張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理性取代愚昧,以個性解放取代禁欲主義。

通過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Humanism)為主要內容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逐步形成。

②啟蒙運動奠定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理論基礎。

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壹般特指歐洲資產階級民主文化運動,持續時間是17-18世紀。

伏爾泰(1694~1778)被譽為法國歷史上第壹個啟蒙學者,因抨擊宗教和諷刺王權兩次被關進巴士底獄、兩次被驅除出國。1778年國王路易十五死後,伏爾泰作為“知識的王者”凱旋巴黎。

啟蒙運動的思想家高舉其“理性原則”的大旗,無情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從而奠定了整個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理論基礎。

2、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是在政治革命之中和勝利之後自覺建構的。

①憲法條文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諸多三詞並列的口號之壹。第三***和國時期,它被定為官方格言。第四和第五***和國憲法都明文確認,它成為法國精神的核心內容。

②官員言論

●林肯論民有、民治、民享

1863年7月3日葛底斯堡戰役是美國南北戰爭中最殘酷的壹戰,交戰雙方***死了51000人。

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陣亡將士墓落成儀式上演講。

——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裏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肯尼迪論愛國主義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問妳的國家能為妳做什麽,要問妳能為妳的國家做什麽。--1961年1月20日

就職演說

③學術教育

1864年韋伯生於德國埃爾福特,兒時體弱多病,但智力過人。青少年時代才高氣盛。

1881年他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法律,1883年服兵役,之後轉入柏林大學完成學業。188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在多所大學任教。

1920年6月14日因患肺炎在慕尼黑去世,年僅56歲。

他是古典社會學奠基人之壹。在西方,他和卡爾·馬克思以及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杜爾克海姆,被視為社會學的三位精英。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常被我國學者引述。

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

第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思想上層建築,是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服務的。

第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

三、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歷史進步性和階級局限性

1、歷史進步性

第壹,它猛烈地抨擊了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神學,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

第二,它所倡導的進取、求實精神對於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起過巨大的積極作用。

第三,它為新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建立提供了壹些可供繼承和借鑒的思想成果。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反映了人類文化的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壹定程度上可以被無產階級用來為爭取自身權利而鬥爭。

2、階級局限性

其壹,它以充分肯定私有制和剝削制度為前提。

其二,它以維護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為目的。

其三,它具有極大的虛偽性和欺騙性。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中的自由觀、平等觀、人權觀和民主觀始終沒有也不可能超越資產階級的狹隘界限。

對於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應采取科學的、辯證的態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