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怎樣給孩子減負,先從家庭作業開始

怎樣給孩子減負,先從家庭作業開始

學生上學,是壹定要寫作業的。除了在學校裏寫,放學回到家,還要寫家庭作業。學生必須要寫家庭作業嗎?回答是肯定的。簡單地說,理由兩條:壹是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通過寫作業,變知識為技能;二是,讓學生回到家裏有事可做,不至於到處亂跑,若出麻煩。滋生事端。可見,學生完成壹定數量的家庭作業,理由充分,無可辯駁。

有壹位偉人曾經說過:“真理,向前多邁出壹小步,就會變成謬誤。”對學生的家庭作業壹旦失去了量的控制,各門學科都留的超了量,過了頭。莘莘學子們,可就難堪其負了。據有關部門調查,如今初中學生,能夠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的,不到四成。大多數學生要用兩個半小時以上。試想壹下,學生從放學回到家,到上床睡覺。壹***才有幾個小時呢?他們還有多少自由支配的空間呢?繁重的家庭作業讓好多中學生不堪重負,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們常說的“把壞事變成好事”,在壹定條件下,是可能的。要是“把好事辦成壞事”,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學生做家庭作業,本是好事,要是讓學生身心遭受損失,不能輕松,暢快地茁壯成長,那就是得不償失,遺患無窮了。可不就是把好事辦壞了嗎?換壹個角度說,學生上學,總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的人才,或者成為報效祖國的普通勞動者。可見,人才,不能全靠智力超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對於人格的健全,身體的健康,則是更應該關註和重視的。家庭作業的過多過濫,也許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如果把全面發展舍棄了,那就是因小失大了。

暫且不說過多的家庭作業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發育。因為這事顯而易見的。但只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指數上講,也是其害甚烈的。放學回到家,可以看看電視,開闊壹下眼界嗎?不行,作業沒完成呢?可以看看課外書和報刊,豐富壹下課外知識嗎?不行,作業沒寫完呢?可以孝敬父母,幹點家務活嗎?不行,作業沒完成呢?由這些司空見慣的現實,可以看出,超亮的作業如同鐵籠子,圈定了學子們的身心。他們只有“兩耳不聞窗外事,壹心只想寫作業”了。須知,這正是他們活潑、快樂。思維活躍、精力旺盛的青春時光呀!可以調查壹下,現今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名人和學者,有幾位不是經過自己的獨立鉆研,而是靠寫作業而有所成就的呢?因為,家庭作業的超量,不僅消磨了寶貴的光陰,而且扼殺了學生獨立鉆研,探索創新的活力。對此,豈可等閑視之!

為中小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早已成社會的***識,但落實起來,又困難重重。老師能不留家庭作業嗎?不能也不敢。校長或家長也許會以“不用批閱,圖省事”,或者“不負責任”視之,放眼看,家庭作業實際上是個社會問題。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全社會都要轉變教育觀念。任課教師,也要講講留作業的技巧。其指導思想,我總結為十六個字。那就是:“通觀全局,註重質量,靈活機動,合理定量”。

通觀全局,就是各門任課教師經常溝通壹下,商量壹番,不只可突出重點,又能控制數量。家庭作業是否可分為必做和選作兩類,給學生留有可自由支配的余地。留家庭作業,也是教學水平的體現。是技術,也是藝術。不少學校都提出過壹句很動人的口號:“壹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壹切”,口號頗有“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色彩。實在是好得很。要是真正實行起來,家庭作業,就不成為問題。為中小學生減負,也不是問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格健全的創新人才的道路,也就豁然開朗了。果真如此,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