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建立興中會時提出的挽救國家危亡的口號。現指奮發圖強,使祖國更加繁榮強大。
孫中山《興中會章程》:“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
孫中山在提出“振興中華”口號的同時,還闡述了如何“振興中華”的問題:第壹,要“振興中華”,就必須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扶大廈之將傾”,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
第二,要“振興中華”,就必須進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使中國人民從封建專制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
第三,要“振興中華”,就必須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政治革命,“創立合眾政府”。孫中山為此奮鬥了整整40年,將壹生都貢獻給了中國人民,貢獻給了“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
擴展資料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壹個又壹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壹個泱泱大國變成了壹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壹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誌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誌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誌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不甘心落後於前人,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不怕困難,開拓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壹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麽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壹日!
周恩來總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淩,就要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