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立人
君不見我,漢終為軍,弱冠為長纓。
不見我,課就遠了,妳就沖向雲端!
壹個男人應該是危險的,那為什麽不讓儒冠錯過這壹生呢?
形勢危急,羽鬥不休!
拋棄我的舊筆,專註於我的戰時,
召集了10多萬同誌,他們唱著戰歌參軍了。
齊參軍,清洗,並發誓要掃除日本奴隸,無論他們的健康。
這首歌的背景是知識青年參軍運動。
1943年3月,國民政府立法院頒布新兵役法,擴大征兵範圍,縮小緩刑範圍。鼓勵青年學生參軍,規定學生服役期間保留學籍,使青年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消除了對學籍的顧慮。
1943 165438+10月23日,以趙為首的四川三臺國立東北大學28名師生和100多名中學生向縣政府要求加入遠征軍殺敵。
1943 165438+10月15,四川省軍區參謀長徐四平出席東北大學總理紀念周,發表講話,談到要求知識分子參加印軍的原因,說這是“壯大遠征軍,開辟滇緬路”的需要。當場有15個男生,4個女生申請參軍。徐四平給蔣介石寫信,建議把青年軍事運動擴大到整個國統區。
1943 65438+2月,國民政府兵部兵役局頒布了《學生誌願服役辦法》,規定:“凡誌願在中學以上學校服兵役者,年滿18周歲。”
1944年9月,蔣介石號召“十萬知青參軍”,頒布了許多知青參軍的特殊優惠條例,如停薪留職;學生保留學籍;家屬由抗日軍人家屬優待。政府在社會上大出風頭,報紙和標語加大宣傳力度。
蔣介石1944 10 10月12說:“第壹,要使普通公民改變過去關於服兵役的心理,以便積極申請服兵役,充實戰鬥力量。二是要使民眾改變對中國國民黨的態度,理解中國國民黨的犧牲精神,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共同完成革命使命。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1944 10 10月21日,蔣介石發出了讓年輕人熱血沸騰的口號:“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隊”,壹時在很多地方形成了青年知識分子參軍的熱潮。
此後,青年遠征軍陸續奔赴前線,於1946年秋復員。據曾任青年知識分子編訓綜合部副主管的黃偉在《青年軍的回憶》壹文中介紹,從65438年9月到0944年9月動員後的壹年多時間裏,陸續招募了近10萬名青年知識分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知青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