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介紹下世界各國的民族分裂組織

介紹下世界各國的民族分裂組織

斯裏蘭卡:猛虎組織(The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rm—LTTE)全稱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成立於1972年,首領布拉巴卡蘭。猛虎組織是泰米爾人30多個反政府武裝組織中最大最活躍的壹個。1975年以來與政府軍展開遊擊戰。1994年8月,人民聯盟政府成立,決定與猛虎組織舉行和談,經過兩輪談判後,終於1995年1月3日,簽署停火協議,1月8日正式生效。1995年4月,該組織單方面撕毀協議,退出和談,雙方沖突再起。該組織現任領袖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高級指揮官:維納亞加莫蒂?穆拉利塔蘭。

印度尼西亞:自由亞齊運動(武裝分裂主義組織) 成立於1976年,它要求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的亞齊特區成立壹個伊斯蘭國家。1976年12月以來,雙方沖突已經造成1萬多人死亡,僅2003年壹年就有1700人在沖突中喪生。

菲律賓: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余件。該陣線壹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鬥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壹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裏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遊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準《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壹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壹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余件。該陣線壹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鬥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壹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裏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遊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準《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壹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壹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菲律賓***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1968年12月建立。1969年3月該黨建立了軍事組織——新人民軍,進行武裝鬥爭,目標是奪取國家政權。該黨及其組織長期以來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總書記何塞?西遜長期以來流亡在荷蘭。90年代以來,菲***內部矛盾不斷加深,1992年形成“抵制派”(列寧主義)和“效忠派”(親西遜派)。前者另成立菲工人革命黨。1994年,從新人民軍分裂出來的“亞歷斯?文加瑤派旅”與“抵制派”聯合。但西遜仍代表菲***主流。1986年8月,由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與阿基諾政府舉行和談,11月達成停火協議。1987年2月協議到期後,雙方重開戰火。拉莫斯政府成立後,1992年9月,雙方在荷蘭海牙舉行了探索性會談。1997年,雙方在荷蘭重開和談。近年來,新人民軍嚴重受挫,1999年兵力約9400多人。1999年5月,菲***因菲參院批準《菲美訪問部隊協定》單方面終止和談進程,菲政府轉而使和談地方化,同時繼續對流亡海外的菲***主流派領導人敞開談判大門。6月菲總統發布政令,建立“全國和平論壇”,負責解決和談有關問題,制訂與和平進程有關的改革措施,下設“地方和平論壇”,在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負責建立政府與菲***地方組織間的聯系。

印度:阿薩姆邦聯合解放陣線,成立於1979年,以實施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暴力活動而著稱,其宗旨要把阿薩姆邦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

另外,在印度還有幾個種族分離極端武裝組織(反政府武裝組織),它們是: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卡塔普爾解放組織和卡爾比國家誌願軍。

尼泊爾:尼泊爾***產黨(毛澤東主義派),1996年2月發動“人民戰爭”,旨在推翻尼泊爾君主立憲政體,建立壹個***和國。領袖普拉昌達(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

緬甸:克倫民族聯盟。 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壹,他們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兵力僅次於緬***人民軍。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壹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壹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壹分為二。壹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壹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壹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占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壹帶開展遊擊戰爭。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裏(不含遊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余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了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余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鬥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余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該部現仍繼續堅持反政府武裝鬥爭。

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 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遊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鬥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余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 是1989年4月從緬***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裏,人口40余萬。南部與泰國和老撾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裏,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克欽新民主軍(NDA)。 是1989年10月由緬甸***產黨101軍脫離緬***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裏,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余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余人,民兵1000余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澤龍。總部設在板瓦。

新孟邦黨(NMSP)。 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壹。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余人,各種武器8300余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撣東同盟軍(NDAA)。 是1989年4月由緬甸***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余平方公裏,分為小猛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誌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猛拉。

果了同盟軍(MDNA)。 是1989年3月由緬甸***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裏,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余人。其中軍隊500余人,總部設在老街。

撣邦軍(SSA)。 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 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余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 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余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 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余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 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余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 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產黨(CPB)。 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老撾:老撾先後出現的武裝組織有民主救國組織、中立救國組織、獨立組織和民族聯合陣線等,目前仍在繼續活動的主要是民族聯合陣線(郎王寶軍事集團),他們壹直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支持和援助,經常在老中和老泰邊境地區進行武裝騷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