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地圖是誰創造的?

地圖是誰創造的?

地圖簡史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等。現在

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如圖01-01) 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制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 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註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面都有城墻,東面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墻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註記 ,城墻外北面和南面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註,西面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制的金礦山圖。

我國關於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 000年前,《左傳》上就記載有夏代的《九鼎圖 》 。古經《周易》有“河圖”的記載,還有“洛書圖”,表明我國圖書之起源。傳世文獻《周 禮》中有17處關於圖的記載,圖又與周官中14種官職相關聯,如“天官冢宰·司書”“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圖”;“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 安 撫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國都鄙之數,制其畿疆而溝封之,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 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圖正之”;“地官司徒·土訓”“掌通地圖,以 詔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夏官司馬·司險 ” “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夏官司馬·職方氏”“掌天下 之 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 谷六畜之數要”。1954年6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銅器“ 宜侯矢?”底內刻鑄的120字銘文有兩處談到地圖,即“武王、成王伐商圖”和“東國圖 ”。該 文記載周康王根據這兩幅地圖到了宜地,舉行納土封侯的冊命儀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立(位)於宜,內(納)土,南鄉(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於宜。’”據考證,該圖成於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這些記載足以說明 ,我國西周時期已有土地圖、軍事圖、政區圖等多種地圖,並在戰爭、行管、交通、稅 賦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應用。這些地圖顯然已經脫離了原始地圖的階段,具有了確切的科學概 念。只可惜我國至今還沒有見到過這些地圖實物,有待地下考古的發現。

中國古代和近代的地圖

我國存留的地圖中,年代最早的當屬20世紀80年代在天水放馬灘墓中發現的戰國秦(公元 前2 39年)繪制於木板上的《圭縣地圖》。該圖上繪有河流、山脈、溝谷、森林及樹種名稱,有80多處註記,有方位,比例尺約為1∶30萬,應當是代表了當時地圖的最高水平。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三幅地圖,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漢代地圖的珍貴史料 。三幅圖均繪於帛上,為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圖01-03是其中的地形圖。

該圖為98cm長的正方形,描述的是西漢初年的長沙國南部,今湘江上遊第壹大支流瀟水流域、南嶺、九 嶷山及其附近地區,內容包括山脈、河流、聚落、道路等,用閉合曲線表示山體輪廓,以高 低不等的9根柱狀符號表示九嶷山的9座不同高度的山峰。有80多個居民點,20多條道路,30 多條河流。另外兩幅是表示在地理基礎上的9支駐軍的布防位置及其名稱的《駐軍圖》和表 示城垣、城門、城樓、城區街道、宮殿建築等內容的《城邑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三 幅 地圖制圖時間之早、內容之豐富、精確度之高、制圖水平和使用價值之高令人驚嘆,堪稱極 品。? 魏晉時期的裴秀(公元223~271年),任過司空、地官,管理國家的戶籍、土地、稅收, 後任 宰相,曾繪制過《禹貢地域圖》,並將當時流傳的《天下大圖》縮制為《方丈圖》。他總 結 了制圖經驗,創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圖理論——“制圖六體”,即分率、準望、道裏、高 下、 方邪、迂直。分率即比例尺,準望即方位,道裏即距離,高下即相對高度,方邪即地面坡度 起伏,迂直即實地起伏距離同平面上相應距離的換算。裴秀的制圖理論對以後的幾個朝代有 明顯的影響。? 唐代賈耽(公元730~805年)通過對流傳地圖的對比分析和訪問、勘察,編制了《關中隴右及 山南九州圖》、《海內華夷圖》,後者是在學習裴秀制圖理論的基礎上,以“壹寸折百裏” 制成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宋朝是我國地圖歷史上輝煌的年代。北宋統壹不久就根據全國各地所貢的400余幅地圖編制 成全國總圖《淳化天下圖》。在當今的西安碑林中,有壹塊南宋紹興七年的刻石,兩面分刻 《華夷圖》和《禹跡圖》。右圖是《禹跡圖》的壹部分,計裏畫方,從長江、黃河的圖形 可看出,該圖具有相當高的精確度。宋朝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做過大規模水準測量 ,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使用24方位改裝了指南針。他編繪的《守令圖》是壹部包括20幅地 圖的天下州縣地圖集。他還著有地理學著作《夢溪筆談》。?

元代的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在地理考察和研究歷史沿革的基礎上編制成《輿地圖 》兩卷。

明代羅洪先(公元1504~1564年)在朱思本地圖的基礎上,分析歷代地圖的優劣,以計裏畫方 網格分幅編制成《廣輿圖》數十幅。他創立了24種地圖符號,對地圖內容表達起到重要作用 。明末的陳祖綬曾編制《皇明職方圖》三卷。鄭和(公元1371~1435年)七下西洋,他的同 行者留下四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制成了《鄭和航海地圖集》。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山海 輿地全圖》介紹到中國,在?1584~?1608年間,他曾先後12次編制世界地圖,把經緯度、 南北極、赤道、太平洋以及航海所發現的南非、南北美洲等區域概念介紹到中國。

清代康熙年間,清政府聘請了大量的外籍人士,采用天文和大地測量方法在全國測算630個 點的經緯度並測繪大面積的地圖,制成《皇輿全覽圖》,實為按省分幅的32幅地圖。李約瑟 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壹書中介紹該圖“不僅是亞洲當時所有地圖中最好的,而且比當時的 所有歐洲地圖都好、更精確”。乾隆年間,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新疆、西藏新的測繪資料, 編制成《乾隆內府地圖》。清代完成了我國地圖從計裏畫方到經緯度制圖方法的轉變,是地 圖制作歷史上壹次大的進步。清末魏源(公元1794~1859年)采用經緯度制圖方法編制了壹本 地圖集《海國圖誌》。該圖集有74幅地圖,選用了多種地圖投影,是制圖方法轉變的標誌。 楊守敬(公元1839~1915年)編制的《歷年輿地沿革險要圖》***70幅,是我國歷史沿革地圖史 上的曠世之作,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和國大地圖集中歷史地圖集的基本資料。?

辛亥革命後,南京政府於1912年設陸地測量總局,實施地形圖測圖和制圖業務。到1928年, 全國新測1∶2?5萬比例尺地形圖400多幅,1∶5萬比例尺地形圖3 595幅,在清代全國輿地 圖 的基礎上調查補充,完成1∶10萬和1∶20萬比例尺地形圖3 883幅,並於1923~1924年編繪 完成全國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96幅。除了軍事部門以外,水利、鐵道、地政等部門的測 繪 業務也有所發展,測制了壹些地圖。到1948年止,全國***測制1∶5萬比例尺地形圖8 000幅 ,又於1930~1938年、1943~1948年先後兩次重編了1∶100萬比例尺地圖。在地圖集編制方 面,1934年由上海申報館出版的《中華民國地圖集》,采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表示地貌、 銅 凹版印刷,在我國地圖集的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解放戰爭過程中,革命軍隊也十分重視 地圖保障。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總部就設有地圖科,隨軍搜集地圖資料並作壹 些簡易測圖和標圖。長征前夕,地圖科為主力紅軍制作了江西南部1∶10萬比例尺地形圖; 過雪山、草地時繪制了“1∶1萬宿營路線圖”。解放戰爭時期,地圖使用已十分廣泛,各野 戰軍都設有制圖科,隨軍做了大量的地圖保障工作。〖JP3〗如1948年平津戰役前夕,編制 了 北平西部航攝像片圖和天津、保定駐軍城防工事圖,為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地圖制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50年組建軍委測繪局(後改為總參測繪局), 1956年組建國家測繪局,領導全國的地圖測繪和編繪工作。

在完成覆蓋全國的1∶5萬和1∶10萬地形圖的基礎上,1∶5萬地形圖已更新三次,1∶10萬地 形圖也已更新兩次。完成了全國1∶2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地形圖的編繪工作 ,並已建成了1∶25萬、1∶50萬和1∶100萬數字地圖數據庫。

1953年總參測繪局組織編制了1∶150萬的全國掛圖《中華人民***和國全圖》,由32個對開拼 成。1956年出版了1∶400萬《東南亞形勢圖》。20世紀50年代後期,先後三次編制出版了1 ∶250萬《中華人民***和國全圖》,以後又多次修改、重編出版,成為我國全國掛圖中穩定 的品種。該圖內容豐富,色彩協調,層次清晰,較好地反映了中國的三級地勢和中國大陸 架的面貌。20世紀70年代,各省(市、自治區)測繪部門分別完成了省(市、自治區)掛圖和大 量的 縣市地圖的編制工作。

在地圖集的編制方面,首推國家大地圖集的編制。1958年7月,由國家測繪局和中國科學院 發起,吸收30多個單位的專家,組成國家大地圖集編委會,確定國家大地圖集由普通地圖集 、自然地圖集、經濟地圖集、歷史地圖集四卷組成,後來又將農業地圖集和能源地圖集列 入選題。現在已經先後出版了《自然地圖集》、《經濟地圖集》、《農業地圖集》、《普通 地 圖集》、《歷史地圖集》。這些地圖集在規模、制圖水平及印刷和裝幀等多方面都達到了國 際先進水平。在國家大地圖集的帶動下,各省、市相關部門都編制出版了各種類型的地圖 集 ,其中不乏高質量的地圖。由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土地科學學院編制的《深圳市地圖集》於 1999年第壹次為我國的制圖作品拿到了國際地圖學協會評出的地圖集類“傑出作品獎”。自 動暈渲的大型掛圖《深圳市地圖》於2001年在國際地圖展覽會上再次獲得最高獎。?

國外的地圖歷史

公元前2世紀,埃拉托斯芬(公元前276~前195年)算出了地球的子午線弧長為?39 700km,以此推算出了地球大小,並第壹個編制了把地球作為球體的地圖。托勒密(公元90~168年 )所 寫的《地理學指南》對當時已知的地球作了詳細的描述,並附有27幅地圖,其中有壹幅是世 界地圖。他提出許多編制地圖的方法,創立了球面投影和圓錐投影。他用圓錐投影編制的世 界地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壹直使用到16世紀。

15世紀以後,歐洲社會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歷史進入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地理大發現的時 期,航海探險使人們對地球上的大陸和海洋有了新的認識,為地圖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地 圖 學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創立了等角圓柱投影,並用它於1568年編制了世界地圖。由 於該圖上等角航線成直線,為航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18世紀實測地形圖的出現,使地圖內 容更加豐富和精確。地圖符號系統不斷完善,透視寫景符號逐步被平面符號代替,地貌表 示也由暈?法發展到等高線法,同時出現了地圖的平版印刷,將地圖推進到現代的階段。 ? 19世紀資本主義各國出於對外尋找市場和掠奪的需要,產生了編制全球統壹規格的詳細地圖 的要求。1891年在瑞士伯爾尼舉行的第五次國際地理學大會上,討論並通過了編制國際百萬 分壹地圖的決議,隨後於1909年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地圖會議上,制定了編制百萬分壹地圖的 基本章程,1913年又在巴黎召開了第二次討論百萬分壹地圖編制方法和基本規格的專門會議 ,這對國際百萬分壹地圖的編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出現了大量的專題地圖,比 較有代表性的有德國的《自然地圖集》、《氣候地圖集》等。? 20世紀由於攝影測量的產生和發展,對地圖制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出現了大批具有世界影 響 的地圖作品。其中較有影響的有由前蘇聯為首的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編制的《1∶250萬世 界地圖》,英國的《泰晤士地圖集》,意大利的《旅行家俱樂部地圖集》,前德意誌民主*** 和國的《哈克世界大地圖集》,美國的《國際世界地圖集》,《加拿大地圖集》。特別值得 提出的是前蘇聯的《世界大地圖集》和《海圖集》,這些圖集都是曠世之作。

我大體看了壹下裏面有關於地圖的發展歷史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如何繪圖希望會有幫助 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