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時期李毓秀所作,後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編,更名為弟子規。
近幾年來,國內刮起國學風,《弟子規》大熱,很多學校將其列為指定讀物,還改編成了歌曲動畫片等。但有人指出:“弟子規是毒害兒童的精神鴉片”,“弟子規是封建社會培養奴隸和順民的教科書”等。
其實對於國學經典《弟子規》,個人的理解是該學,但要有取舍。
《弟子規》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但其中仍有許多在任何壹個社會都特別需要強調和遵守的人倫道德常識。
書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父母呼喚的時候要及時應答,父母差遣的時候要立刻去做,不要偷懶。
那父母的安排不壹定就是完全正確的,要將錯就錯嗎?
這肯定是必然會存在的,因為人無完人,但我們要取的是對父母的恭順之意,至於父母的對與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就是說父母如果有過失,我們要和顏悅色的去勸說,不能有不敬的行為。
《弟子規》中還說:“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就是說遇到有人談論別人是非時,如果與自己無關,就不要多管閑事。
有人就會質疑是否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意思,這個觀點我們要以辯證的方式來看。第壹我們要約束自己不參與那些口舌之快的是非討論;第二是“不關己”的程度,要是事態嚴重,有損害他人正當權益和生命時,那就不能“莫閑管”,要及時采取利人利己的措施,杜絕事態惡化,這才是體現儒家思想中的“仁”。
弟子規中有很多對於言行,思想方面的嚴格要求,有些人說那是封建社會的奴性培養,但是我們要從廣義上理解,《弟子規》告訴我們的是壹種體現“仁德”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能夠讓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能用辯證的方式做出判斷。
所以,從根本來講,《弟子規》並不只是兒童需要學習,更是需要成年人用理性思維去遵守和謹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