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人格解體如何回到現實

人格解體如何回到現實

對於分離性身份障礙的治療,可以先嘗試心理咨詢。

心理醫生與患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營造安全、信任的環境,能促進患者逐步表達、疏泄內心的痛苦、憤怒,使他們的人格得到整合及完善。另外,藥物治療對多重人格所伴發的焦慮、抑郁、失眠甚至沖動等情況也有效,其對人格整合也有壹定益處,患者可以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擴展資料:

“人格分裂”在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事,精神病學領域多將這種情況稱為“雙重人格”“多重人格”“附體體驗”或“分離性身份障礙”。每個正常的人都有自我意識,即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健全的自我意識能夠認識、感覺自己,知道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能恰當地處理與己相關的事務,對自己的過往有前後壹致的記憶。

但若自我意識發生問題,就可能出現“分離性身份障礙”,表現為患者呈現出兩種或多種截然不同的人格狀態,或產生附體體驗,對於本來的身心、人際和生活經歷、記憶等反復性遺忘。簡而言之,就是壹個人反復地忘了自己是誰。例如,有的患者可以在壹段時間內表現為喜愛音樂、外向開朗,但不時又會表現出社交回避和沈默內向,前後判若兩人。

而他對人格變換期間的很多人際關系、生活情境並不能回憶或僅有模糊記憶。民間壹些所謂“鬼上身”“跳大神”的人也不乏多重人格者。

導致自我意識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的原因並不清楚,可能與超出個體承受能力的體驗、創傷性事件及兒童期的虐待有關。著名的多重人格患者比利·米利根曾說:“當悲傷太多時,壹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這些壓力投註到另壹個‘人’身上,來分擔我所有的煎熬。”

由此看來,促進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是預防多重人格的基礎。家長和老師要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從小培養他們積極的心態,讓他們在生活、學習中逐步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人民網-“人格分裂”真實存在 患者出現多種人格狀態,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