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hypleus tridentatus
鱟(音hòu),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肢口綱(Arthrropoda) 劍尾目(Xiphosura ) 鱟科(Limulidae),鱟屬(Tachypleus)。俗稱三刺鱟、兩公婆、海怪,因其長相既像蝦又像蟹,因此人們又稱之為“馬蹄蟹”,是壹類與三葉蟲 (現在只有化石)壹樣古老的動物。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鱟有四只眼睛。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只小眼睛, 小眼睛對紫外光最敏感,說明這對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在鱟的頭胸甲兩側有壹對大復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幹個小眼睛組成。人們發現鱟的復眼有壹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壹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壹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壹顆引人矚目的“明星”。
形態特征: 鱟形似蟹,身體呈青褐色或暗褐 色,包被硬質甲殼。身體由頭胸部、腹部和劍尾三部分組成。頭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較圓厚,往後趨向扁平,後面延長在劍尾,沿腹部外緣並排著側緣棘,構成鱟的特殊體形。鱟雌雄異體。以及呈長紡錘形,位於頭胸部背甲心區下面的圍心腔內;心臟的背面和側面在8對心孔。
生物學特性: 為暖水性的底棲節肢動物,棲息於20-60米水深的砂質底淺海區,喜潛砂穴居,只露出劍尾。食性廣,以動物為主,經常以底棲和埋木本的小型甲殼動物、小型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星蟲、海豆芽等為食,有時也吃壹些有機碎屑。中國鱟在中國福建沿海從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處暑進入產卵盛期。大潮時多數雄鱟抱住雌鱟成對爬到砂灘上挖穴產卵。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壹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壹只鱟,提起來便是壹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美洲鱟分布於墨西哥灣沿尤卡坦半島到美國的緬因州沿岸;南方鱟,分布於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圓尾鱟,分布於印度、孟加拉。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廣西欽洲地區沿海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