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帶現象屬於感覺的對比特性。
說明:
馬赫帶現象是指人們在明暗交界處感到明處更亮而暗處更黑的現象,這是因為形成了強烈的同時對比。
馬赫帶效應介紹:
是1868年奧地利物理學家E.馬赫發現的壹種明度對比的視覺效應。是壹種主觀的邊緣對比效應。當觀察兩塊亮度不同的區域時,邊界處亮度對比加強,使輪廓表現得特別明顯。
問題:
從壹物體表面感受到的主觀亮度受到該表面與周圍環境亮度之間相對關系的影響,所以說是與背景相關的函數。兩個亮度本身不同的物體如果他們的背景有相對關系的話,看起來可以有相同的亮度。
反之,兩個亮度本身相同的物體在適當的背景下看起來可以有不同的亮度。此時人們感知的亮度與物體亮度的絕對值無關。簡而言之,同樣的物體放在暗背景裏看起來亮,放在亮背景裏看起來暗。
明度對比介紹及分類:
1、介紹
明度對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色彩的黑白度對比。在心理學中,明度對比亦稱明暗對比、亮度對比。物體表面的明度受到其不同背景的明度的影響,使個體產生不同的主觀的明度感受的現象。
2、分類
根據明度色標,凡明度在零度至三度的色彩稱為低調色,四度至六的色彩稱為中調色,七度至十度的色彩稱為高調色。色彩間明度差別的大小,決定明度對比的強弱。三度差以內的對比又稱為短調對比;三至五度差的對比稱明度中對比,五度差以外的對比,稱明度強對比。
在明度對比中,如果其中面積最大,作用也最大的色彩或色組屬高調色,和另外色的對比同長調對比,整組對比就稱為高長調。用這種方法可以把明度對比大體劃分為十種。高長調如10:8:1等,其中10為淺基調色,面積應大,8為淺配合色,面積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