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快板(Allegroconfuoco)
這首著名的練習曲被人們稱為“革命練習曲”,它創作於1831年,當肖邦聽到祖國首都華沙陷落,波蘭革命失敗的消息後,悲憤與焦慮的情緒無時無刻困擾著他的心靈。在音樂中,我們仿佛看到作曲家心中的怒火在急風暴雨般的音流中燃燒,也聽到了肖邦痛苦的吶喊和哭泣……
技巧方面:這條練習曲看起來左手的技巧很難很復雜,但實際上右手和弦的奏法也很不容易,兩只手在技巧上的難度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分手練習。下面我們先說說左手部分有哪些值得註意的:
1.貼鍵練習左手先用慢速度練習,手指低觸鍵貼鍵彈,這個練習是為了加強指尖的感覺。練習時,雖然速度慢,但觸鍵動作很快,是“慢速度快動作”的要求,指尖要有“抓”鍵感覺。因為在快速跑動時,要想發出非常集中而清晰的聲音,指尖的靈敏度是很重要的,它快速出擊,在壹瞬間就抓牢琴鍵,然後進行到下壹個音符。
2.臂力配合這首作品的力度起伏較大,只有手指與手臂相結合,才能彈出飽滿而有激情的聲音。在練習時,我們要特別註意讓大臂力量推向指尖,指尖要“吃”住勁兒,讓臂力源源不斷地傳入琴中,壹定不要讓胳臂卡住或僵硬。尤其是壹些拐彎兒較多的地方,例如第29小節至36小節,這裏不僅需要大臂的協調,手腕的小動作或小感覺也很重要,壹定要把力量弄順暢,無論怎麽拐彎都不會別扭。
右手的和弦在單獨練習要註意: a.觸鍵和弦要慢下鍵,下鍵前手掌要準備好,手指不能松松垮垮的,手掌心需要壹種“握力”,下鍵後能將聲音握住。同時,下鍵後臂力要繼續向指尖傳送,不要立刻松掉,讓和弦的聲音聽起來是有後勁兒向下壹個和弦傳遞的。另外,和弦彈完後手臂用類似拖起來的感覺(而不是很輕松地直上直下),先拖起手臂,再拖起手指(手指好像依依不舍的離鍵),這樣的觸鍵感覺都是為了能使和弦的發聲更加連貫歌唱。b.組織動作右手的旋律全是用和弦演奏的,許多人彈奏起來十分費力,彈完後手臂又酸又累。其實,在彈奏時並不需要每個和弦都平均用力,下鍵的動作也不是統統向下的,我們需要組織動作,有些和弦向下推,有些和弦向上提。 音樂方面:在很多人的演奏中,我們經常聽到彈得又重又響,這是因為大家壹看到如此多的和弦就拼命用力,如果曲子被彈得吵吵鬧鬧,那作品本身的音樂內涵就變得太淺薄了。因此我們需要註意: 1.力度這首作品的整體力度是以f(強)力度為主,情緒最激烈時是ff力度(如第41至49小節,65小節,81至84小節)。我們要註意,盡管要積極而熱情地去演奏音樂,可是更需要理性地控制音量。這裏有壹個聽覺現象需要提出,就是當壹個作品的音量整體較強時,作品中那些偶爾出現的弱奏樂句就會顯得非常寶貴而且非常有音樂效果;再換句話說,如果壹首樂曲的整體情緒是熱烈歡快的,那作品中某些安靜柔和的樂句反而需要特別重視,它往往會使人產生耳目壹新的感受。因此,在彈奏這條練習曲時,我們需要重視作曲家寫有p記號(弱記號)的地方,例如第壹個段落兩次主題的出現作曲家就有不同的安排,第壹次(第10小節)是強力度(f),第二次(第20小節)是弱起(p)。其實第二次用弱奏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它更能表達出作品所需要的壓抑而悲憤的情緒,當然,壹定註意不能彈得又虛又弱,應該是“輕而濃”的感覺,觸鍵要深。另外,即便是壹個長樂句內部,作曲家也是有明確的力度要求,如第10小節至18小節是壹個大樂句,當中第壹小句和第二小句的力度就有強烈的對比(樂譜上的記號是第壹句f,第二句p),如果說第壹句(第10小節)是音樂在放聲吶喊,緊接其後的第二句(第11小節)則是壓抑而沈悶的回答,這些細節需要我們在演奏中加以關註。
2.氣息 這首作品氣勢宏大,速度快,力度強,音樂奔流不息。我們在彈奏時,最好盡量用大樂句、長氣息的感覺來組織句子,比如第10至18小節應該是壹個大樂句,中間氣息不要斷,當休止符擡起胳膊時,內心不要松勁兒,將句子拉住。氣息如果太短,就會使分句太小、太碎以至於動作過多等,這樣會增加雙手的技術負擔,特別是右手的八度會感覺很累。反之,如果內心的樂句組織得很好,不但心理上較為松弛,技術上也會相應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