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蒙古帝國大汗林丹汗的介紹?
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 --- 1603年察罕兒大汗蔔臺周去世,其長子莽骨速早死,十三歲的長孫林丹於1604年繼承了汗位,稱庫圖克圖汗(明人譯作虎墩兔憨)。林丹汗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蒙古四分五裂,各部自行其是,並不把這位幼汗放在眼裏;大汗本部與明朝沒有直接的貿易往來,經濟處於困難境地;女真努爾哈赤勃興,致力於統壹女真諸部,日益威脅蒙古。林丹汗力圖振興大汗的權威,重新統壹蒙古並與女真對抗,為此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從1612年(萬歷四十年)開始,林丹汗連年進攻明朝遼東邊境,要求市賞。戰爭中他的威望不斷提高,被明朝視為蒙古的"名王"。1617年(萬歷四十五年)明朝迫於林丹汗的壓力並企圖借助他的力量牽制後金,答應了他的要求,從此林丹汗每年可以從廣寧(今遼寧北鎮)。得到明朝的經濟支持。但是,在明朝腐朽,後金日漸強盛的形勢下,林丹汗與明朝的經濟往來不能長久穩固地保持下去。1622年(天啟二年)後金攻取廣寧,林丹汗遂失市賞之地,只好向西遷移取賞地點,而這又與在西面與明朝通貢互市的其他蒙古部落發生沖突。蒙古諸部的情況對林丹汗更為不利。1619年內哈喇哈五部單獨與後金訂立對明朝的攻守同盟,1624年好兒趁(科爾沁)等部降附後金。林丹汗決定征討叛離各部,1625年率兵攻打好兒趁,好兒趁求得後金的支援,林丹汗只得退卻。內哈喇哈壹些部落在後金的引誘、征討下陸續降附,林丹汗又去進攻內哈喇哈,紮魯特、巴林二部逃往好兒趁,不久也降附了後金。由於林丹汗急於統壹,暴虐各部,動輒以武力相逼,察罕兒內部也對他產生怨恨,1627年敖漢、奈曼二部投往後金。林丹汗得不到大多數蒙古封建主的支持,在遼西地區無以立足,於是在1627年春向右翼蒙古地區遷徙。右翼蒙古反對他的入侵,進行了強烈的抵抗。這年七月林丹汗進至威寧海子(今內蒙古察右前旗黃旗海),右翼土蠻首領蔔石兔(清譯博碩克圖,俺答汗重孫)聯合哈喇嗔等部迎戰,林丹汗取勝,十壹月乘勢攻克庫庫河屯(歸化城),蔔石兔逃避。隨後林丹汗再向東襲擊應紹不部,吞並土蠻的兀甚、叭要二部。1628年四、五月間在旱落兀素(今遼寧大淩河)與朵顏等部會戰,失利。九月至挨不哈(今內蒙古達茂聯合旗艾不蓋河)再與土蠻蔔石兔及應紹不、襖兒都司聯軍會戰,大獲全勝,壹直追擊到河套境內。至此,林丹汗將右翼諸部盡行收服。林丹汗在征服右翼的同時,還不斷率兵到明朝邊境索取明朝原給右翼諸部的賞額和他原在遼東所得的賞額。明朝正在遼東抵禦後金的進攻,在西方無力抗拒林丹汗,只好屈服,給予厚賞。林丹汗的西進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政治上卻遭受極大的損失。被征服的右翼諸部紛紛躲避,怨聲載道,他的屬部烏珠穆沁、蘇尼特、浩齊特也都叛離而去,逃往外哈喇哈。1629年和1631年,林丹汗又去進攻外哈喇哈,擊敗劄薩克圖汗和托輝特部,迫使他們向北退卻並向沙俄求援,隨後返回西拉木倫河征討諸叛部。林丹汗的頻繁征討不但沒有取得成效,反而使更多的部落離他而去,從1630年起,阿魯蒙古各部的阿魯好兒趁(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翁牛特、阿巴噶、毛明暗(茂明安)、烏喇特、阿巴哈納爾都先後降附了後金。1632年,勢孤力單的林丹汗遭到後金大軍的征討,向西遁逃。1634年經河套,越寧夏,退至甘肅西部大草灘,患病而死,時年四十三歲。林丹汗采取"先處裏,後處外"的政策,打算先統壹蒙古內部,然後再與後金爭雄。但是由於蒙古各部割據年深日久,他又使用操之過急的高壓辦法,遂使各部怨憤不已,在後金的威逼引誘下紛紛叛離。他的努力終於失敗,他本人則成為明代蒙古最末壹代大汗。從此,蒙古族的歷史又開始了新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