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賣炭翁》原文和翻譯

《賣炭翁》原文和翻譯

《賣炭翁》原文和翻譯如下: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翻譯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

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麽?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門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兩個騎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他們手裏拿著文書嘴裏稱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

壹車的炭,壹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百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

背景

《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唐憲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池上》《憶江南·江南好》《賦得古原草送別》《暮江吟》《錢塘湖春行》《問劉十九》《鳥》《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大林寺桃花》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