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壹個人最多可以活多久

壹個人最多可以活多久

究竟人的壽命有多長?這是壹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幾千年來,這個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曾經捉弄過千千萬萬人的心,打卦、算命、求神仙、問上帝……花樣之多,無奇不有。

所謂壽命,是指從出生經過發育、成長、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機體生存的時間,通常以年齡作為衡量壽命長短的尺度。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壽命有壹定的差別,所以,在比較某個時期,某個地區或某個社會的人類壽命時,通常采用平均壽命。平均壽命常用來反映壹個國家或壹個社會的醫學發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達狀況。

壽命的長短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如它與先天稟賦的強弱,後天的給養、居住條件、社會制度、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環境、氣候、體力勞動、個人衛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各人自出生後,帶著先天的遺傳因素,經歷社會因素的洗煉,生物因素的幹擾,特殊意外情況的遭遇,從而使壽命不盡相同。這些是否意味著人的壽命就深不可測呢?並非如此,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是壹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通過不斷的努力,人們總能夠探索出長壽的規律,準確地算出壽命的長短。

人的生命是有壹定限度的。所謂限度,是指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中醫學稱之為“天年”。那麽,究竟人應該活到的歲數是多少呢?《黃帝內經》認為是壹百歲,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裏說:“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禮記》稱百歲為“期頤”。《尚書》又提出“壹曰壽,百二十歲也”,即活到120歲,才能叫做活到了應該活到的歲數。大哲學家王充提出:“百歲之壽,蓋人年之正數也。猶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認為,“上壽”可達百二十,“古今所同”。據上所述,祖國醫學認為人的壽命應該是100~120歲左右。但社會的現實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達不到自然壽命,其原因有些至今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盡管歷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人類社會總是要不斷進步。古人所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今天看來,顯然已經過時了。大量的統計資料證明,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已大大超過古代人。現代科學又是怎樣認識“天年”的呢?

長期以來,根據科學家們的細致觀察,發現各種動物都有壹個比較固定的壽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壽命。這個壽命與各種動物的生長期或成熟期的長短有壹定關系。例如在哺乳動物中,狗的壽命是10~15年。其生長期為兩年。貓的壽命是8~10年,其生長期為壹年半。牛的壽命是20~30年,其生長期為4年。馬的壽命是30~40年,其生長期為5 年。駱駝的壽命是40 年,其生長期為8年。科學家們經過了大量的統計研究,發現壹般自然壽命為生長期的5~7倍。若按這個規律去計算,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其自然壽命則應為100~170歲。持上述觀點的人以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為代表,他提出:“動物凡生長期長的,壽命也長。”科學家巴風在此基礎上提出壹種“壽命系數”,即哺乳類動物的壽命應當為其生長期的5~7倍。以上所說是第壹種計算壽命的方法。

第二種觀點是美國學者海爾弗利在1961年提出來的。他畏據實驗研究發現動物胚胎細胞在成長過程中,其分裂的次數是有規律的,到壹定階段就出現衰老和死亡。這與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有關。二者相乘即為其自然壽命。海爾弗利的具體實驗情況是這樣的:他將胎兒的細胞放在培養液中壹次又壹次地分裂,壹代又壹代地繁殖,但當細胞分裂到50代時,細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實驗資料的基礎上,提出根據細胞分裂的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約是2.4年,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應為120歲。雞的細胞分裂次數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為壹年零兩個月,其壽命為30年。小鼠細胞的分裂次數是12次,分裂周期為3個月,其壽命為3年。

還有壹種觀點,是根據哺乳動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壽命。根據生物學的規律,最高壽命相當於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類的性成熟期是13~15歲,據此推測人類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10~150歲。

以上三種推算方法不盡相同,但是無論哪種推算方法,其結果都表明,人的壽命應該在百年之上。事實上,古今中外長壽老人活到百歲的不乏記載,甚至活到150歲以上的也不罕見。我國唐代醫學家甄權、孫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歲開外,而且還能讀書行醫。四川綿竹縣的老中醫羅明山,1980年5月,他適值113歲時,每天還看6小時的門診,能診治40多位病人。蘇聯有壹部影片,記錄了曾被譽為“地球之祖”的穆斯利莫夫,167歲時還精力充沛地整修花園,劃船、騎自行車的情景。近代的不少資料都已說明,人類的平均壽命正逐漸向天年靠攏,以前講“人生七十古來稀”,而現在則有“八十不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當年,五十小弟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