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的確心的領域很大很大,而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神聖職業。轉眼在班主任的工作崗位上我已走過了十個春秋,在這十年中,我與這些至真、至善、至純的孩子們壹同成長。這其中有許多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的故事,今天我要把珍藏在我內心深處的壹件關於班級凝聚力的故事和在座的各位教育同仁壹同分享。
記得那是2003年的春天,Sars病毒席卷中華大地,在全民上下抗擊非典之際,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的活動在我們的校園內悄然拉開帷幕。當時我正帶五年七班,先後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拔河比賽、跳繩比賽、排球比賽。尤其值得壹提的是壹向體育成績差的我們班,竟拿了排球賽年級第壹名的好成績。可見不擅長長跑、跳遠、接力賽的孩子們打排球是很棒的。這次勝利壹下子鼓舞了孩子們的士氣,我們班級決定在下面的籃球賽上壹鼓作氣,再爭第壹。
接下來組織能力強的小夥子方子揚召集十來個男生組成了籃球隊,周密部署、研究戰術、抓緊訓練,準備在籃球場地上大顯身手。沒想到在這場籃球賽上竟發生了壹件意想不到的事。
比賽那天,我們五年七班抽到的對手是五年五班。擔任那天裁判的是新來的體育教師翟老師。由於翟老師不熟悉兩班的學生,為了區分開兩個班級,翟老師要求我們班的學生系上紅領巾,五年五班則什麽也不戴。就這樣,這場激烈的比賽開始了。由於兩班實力相當,比賽進行得異常激烈。在隊長方子揚的帶領下,我們班的李心龍、王澤旭、趙博政等隊員使出渾身解數頑強地比賽著。上半場僅以2分的微弱優勢領先對手。下半場的比賽更為激烈。隊員們大汗淋漓,我班的李心龍在暫停休息時不經心地解下了紅領巾,這壹微小的細節根本沒人在意,沒想到意外由此發生。下半場我們五七和五五的比分咬得很死,成績交替上升58比56、58比58、60比58,我們班以2分暫時領先。全場的人心都繃得緊緊的。這時比賽就剩下最後兩分鐘了,我班發起了進攻,只見隊員李心龍帶球來到欄下,繞過對手,壹個遠投,球進了。同學們歡呼起來,這個進球意味著我們的勝利。沒想到的是新來的翟老師誤把摘掉領巾的李心龍當成是五五的學生,將球判給我們的對手。哨聲響了,兩班以60比60平局收場。由於賽前要求班主任不許參與比賽,更不允許為本班級找分,所以我不方便出面理論。隊長方子揚帶著隊員找老師要分,五五的隊員也趁機上前起哄,雙方激烈地爭吵起來,都說球是自己進的。結果新來的翟老師無法控制局面最後宣判平局,進入加時賽。而此時的班主任我也感到很不公平,卻也無能為力,只能看著我的孩子們含著委屈的淚進入加時賽。
孩子們感到很不公平,每個人都很激動,發狂地投入比賽。只想獲得勝利,證實自己。這時場外的同學們自發地、整齊地站成壹排,壹齊拍手為隊友吶喊加油:五七加油!五七必勝!站在同學中間,在同學的口號聲中我深深地感到:這種加油不是建立在友情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班級集體的凝聚力之上。這種爆發的噴湧而出的集體的力量讓場上的隊員精神倍增,壹定要證實自己的信念支配大家,最終在加時賽時我們五七以連進兩球的好成績戰勝對手,獲得勝利。
賽後,同學們坐在教室裏,大家看著來著不易的獎狀十分激動。我先對孩子們說了聲:對不起!因為作為妳們的老師,我沒能在大家受委屈的時候保護妳們,沒能為妳們爭取妳們應得的分數,對不起。但今天的妳們是好樣的,隊員的團結戰鬥,場外同學們的吶喊助威證明了我們五七是最棒的。比賽總會有輸贏,壹場比賽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壹個結果,更重要的是比賽過程中班級團結凝聚在壹起的力量,這才是壹場比賽最有意義最值得銘記的地方。妳們的努力讓我們五七成為壹個真正堅不可摧的優秀班級體。我為妳們驕傲、自豪。
轉眼四年的時間過去了,但那場比賽,那加油聲還很清晰地印在我記憶的底片上,記憶猶新。很顯然,這是壹次能折射出集體凝聚力和實力的團體活動,是我們集體的凝聚力讓我們有無窮的力量去戰勝我們的對手,贏得勝利。
凝聚力又稱內聚力,是比喻使人或事物聚合到壹起的力量。可以理解為壹個團隊或群體互相協同壹致,並超越單個個體力量疊加的整體的合力。那麽班級凝聚力,是指壹個集體中不同的個體在理想、目標、利益等壹致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吸引力、聚合力。是讓集體內的所有人為壹個***同目標而團結在壹起的形聚神凝的精神力量。所謂形聚是指大家***同學習,壹起成長。所謂神凝是指集體內的所有人為同壹目標團結壹心,***同奮鬥。凝聚力是無形的卻產生有形的力量,有凝聚力的隊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沒有凝聚力的團隊則鬥誌渙散,不攻自潰。
有凝聚力的班級具有如下特點:
1、 班級內成員同心協力,其產生的群體智慧遠遠高於個人智慧。具體說就是班集體的整體功能不是哪個學生或老師所具備的,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有凝聚力的集體學生團結,責任心強,集體榮譽感強。比如集體的許多榮譽就是全體成員***同努力的結果。
2、 班級內成員全心全意地貢獻自己的創造力,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彼此影響而更加豐富。具體說就是班級裏的每個學生的表現都會影響集體。這樣的集體氣氛愉悅、融洽,同學關系友善、親切、熱情,學習習慣和氛圍好。
3、 在團體中的溝通和互動是正確而健康時,能夠使這壹群人的力量完全結合,會產生相加相乘的效果,抵消互斥。這樣的集體班風正,學風濃,有壹種集體向上的力量。表現在集體內的成員互相影響,如:班級內有壹個同學對科學感興趣,那可能會帶動其他同學也感興趣。反之壹個同學無故曠課,會影響其他同學向他學。
可見班主任教師造就壹個積極向上、富有凝聚力的班級體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壹個班級體有了凝聚力學生才會熱愛班集體,樹立集體利益高於壹切的意識,才會維護班集體的利益和榮譽,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對如何構建富有凝聚力的班集體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壹、 精心組織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命脈,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增強集體的凝聚力。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活動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體的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級的凝聚力,有了這種凝聚力,就會陶冶每個學生的思想、作風、品行,帶動班級每個成員前進。
有了這種思想做指導,我就經常精心組織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動,使學生身心愉悅享受家庭的溫暖。在這裏我要向大家介紹我們班小小影視天地,學生健康成長的基地。每個月的月末,都是同學們熱烈期盼的時光。因為我們班的影視角要上演好看的節目了。我充分利用學校的有利條件,為學生開辟時間觀看有意義的影視節目,我相信,這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同時也能教給他們面對豐富而復雜的電影電視節目如何進行選擇。就這樣,《寶蓮燈》裏,大家認識勇敢救母的沈香,《鳳凰琴》裏大家了解到鄉村女教師的艱辛,《人猿泰山》中大家知道了人性的善良和如何面對自然界中的困難……就算是1月5日,期末考試的前夕,我也讓我的孩子們在緊張中有所放松,讓他們觀看了《暖春》,講述壹個孤兒的血色童年故事。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卻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愛心。
《暖春》是我在網絡上看到的壹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之所以想讓學生看是因為其中的壹個情節感動了我:故事中的小女孩小花走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我能求妳壹件事嗎?妳能用鉛筆給我判作業嗎?”老師問:“為什麽呀?”“這樣的話我可以把它擦了再做。”由此我想到班級中的很多孩子由於家庭生活很富裕,結果養成了浪費甚至攀比的壞毛病,他們經常丟棄大半截鉛筆,白白的本子只寫幾個字就翻過去,然後扔掉。讓他們接受壹下教育也是好的。於是,在期末前夕,我們班觀看了《暖春》。沒想到的是,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影片中小花是壹個孤兒,被壹個淳樸的農民老漢撿回了家,老漢的兒子和媳婦不理解,把小花當成眼中丁,處處刁難,壹直想把她送走。可是善良懂事的小花壹直用自己的努力真誠地回報著爺爺和叔叔嬸嬸,最後感動了所有的人。班級裏最先掉淚的是唐姍姍,劇中演到小花的奶奶留給她的唯壹遺物——紙風車被可惡的嬸嬸踩碎後,小花那撕心裂肺的哭聲讓人的心震顫,唐姍姍最先流淚了,這時我知道了她是壹個沒媽的孩子,自然心中最能理解小花的孤苦。真可憐,以後我壹定多給她壹些愛。當演到年邁的爺爺為了攢小花上學的學費而冒雨去割藤條,最後祖孫兩人哭著滑倒在雨中的泥濘山坡上,差不到班級裏所有的孩子都哭了。那情那景只能是用心靈感悟的,而浸入學生心靈深處的東西也不是用語言能描繪的。
很巧的是那天正是我們學校少先大隊倡議為印尼災區捐款的日子,同學們自發地願意節省自己的零花錢、打車錢,買玩具錢為災區的小朋友獻愛心。記得王巧智感動地說:“老師,我要把我儲蓄罐裏所有的零用錢都捐給災區,他們太可憐了……”第二天,同學們自發捐款700多元,為災區的孩子獻出了自己的壹片愛心。
在平日的教學中,我還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對學生不失時機地教育。如:應知應會競賽中我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學生獲得第二名。“新世紀,我能行”中隊會評比獲優秀隊會。藝術長廊學生團結壹心獲團體獎。冬季長跑中全體參賽隊員團結壹心獲得團體第壹名……壹張張獎狀印證著我們集體團結奮進的足跡。除了學校開展的活動外,我還結合本班實際開展“趣味故事會”“課本劇比賽”“朗讀大賽”“相聲小品會”“英語對話大賽”……班隊活動就像是催化劑,讓學生活潑向上,讓他們充滿活力與朝氣,擺脫學生沈重的束縛,讓他們享受快樂。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展示,講臺上有他們動聽的歌聲、幽默的故事、誇張的表演。學生們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這些精心組織的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動使學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溫暖。使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在的集體是幸福的集體,團結的集體,溫暖的集體。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同學們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使他們能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動中使得學生能當家作主,他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們的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加強,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 發揮小幹部作用,增強班級凝聚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壹支精練有熱情有組織能力有威信的班幹部隊伍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培養班幹部的工作能力上我認為要大膽地放手使用小幹部,不但可以使他們經受鍛煉,增長才幹,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從繁忙瑣碎的事物中解脫出來。指導班幹部開展班級工作,需要熱情、耐心,需要細致入微。記得上壹屆的學生剛入學時,班級裏好長壹段時間沒有幹部,更沒有班長。我只是按照座位壹行壹行輪流做值日生,做壹些擦黑板送作業本的工作。壹天中午,我回到教室壹看,班級裏亂哄哄的:講臺上壹堆飯盒,地上壹堆紙屑,垃圾桶滿滿的,笤掃更是東壹把西壹把——看到這,我不動聲色地說:“同學們大家看看,我們的教室就像我們的家,可今天我們的家這樣臟,妳呆得舒服嗎?老師想看看誰是我們班真正的小主人。”然後我也沒有指派誰打掃衛生,只沖大家笑笑就走了。接下來的幾天裏,我細心觀察,班級裏有壹個叫秀的女孩,總是主動打掃班級衛生,有時還監督其他人,帶著其他人幹。經過觀察,我斷定她是個可用之材。接下來,我找到她,語重心長地對她說:“秀,妳是壹個懂事的孩子,能幫老師做點什麽嗎?教室就是我們的家,妳應當像在家裏幫媽媽幹活壹樣,也要幫老師做點事。記住多幹活只能學會本領,是不會累死人的。”於是我讓她負責每天開教室門,整理桌椅,打掃衛生,開窗通風。壹段時間後,我發現她做得非常好,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叫苦叫累。有壹次班會,我專門表揚了她,讓其他同學都向秀學習。從那以後,為班級做好事的同學越來越多了。
讓學生知道了愛集體,樹立了為集體奉獻的意識後,還要讓他們知道班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壹次,我們學校開展重走長征路活動,在龍背山上,同學們看見了天上飛過好幾隊大雁。孩子們歡呼起來。我站在孩子們中間,指著大雁告訴他們:“大雁是壹種很守紀律的飛鳥。它們春天準時從南方飛到北方,秋天又排著整齊的隊伍壹起飛回南方。它們飛的時候,排成壹個漂亮的人字飛在最前邊的那只大雁就像是將軍,就像是班長,它總是在前頭領著大家飛,給大家帶路。”然後我借題發揮,以後我們選班長的時候,大家說應該選什麽樣的同學呢?在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完以後,我就總結說大雁有班長,我們也應該選壹個像帶頭的大雁那樣的好孩子當班長。
接下來的日子,同學們的勁頭更足了,尤其是秀同學,表現更突出。於是順理成章秀成了我們的班長,壹批同樣優秀的孩子成為班幹部。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手把手地教他們怎樣開展工作。我告訴他們什麽叫帶頭,怎樣帶頭,為什麽要關心同學,怎樣關心同學。為什麽要遵守紀律,什麽叫文明禮貌等等。但是,當壹名班長既容易又難。記得有壹次,全體老師去會議室開會,臨走時,我讓秀組織學生做數學題,其中有兩道題比較難,教室裏壹時亂了起來。秀站起來說:“大家不要隨便問了,讓趙明給大家講講吧。”趙明的數學是我們班最好的,可就是有點自私。壹聽班長讓他講,就急了,大聲說:“餿主意,幹嗎耽誤我時間呀。”秀聽了也不甘示弱,大聲說:“就得講,就得講,誰不知道妳數學好,自私鬼!”那天班長和趙明差點打起來。回來後,我得知了他們的矛盾後在班會上這樣說:“咱們的班長秀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動腦筋想辦法,幫大家解決問題。她請趙明講數學題是好心,也是對趙明的信任。但是如果她的態度能好壹些,不對同學發脾氣就更好了。不過,我想趙明同學是能理解班長的好心的。”在談到趙明時,我沒有過分強調他的缺點,而是親切地表揚他:“趙明同學學習努力,不保守,願意把自己會的東西告訴同學,願意幫助同學壹起進步。”從那以後,秀和趙明和好了,趙明也壹反常態,變成壹個主動幫助同學的好學生了。在缺點中找優點,在消極事物中找積極因素,從而化批評為表揚,使趙明改掉不足,更使秀學會了工作方法,成為壹名合格的班長。真是壹舉兩得啊。由此總結培養班幹部的方法:開學初,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初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工作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然後從中選出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組成臨時班委。明確他們的任務,並提出希望。
班委選出後,要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去組織和管理班級。大膽交權,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給他們壹個寬松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傳話筒。
此外班主任應教育學生幹部增強為同學服務的公仆意識,不能有高人壹等盛氣淩人的優越感,要教育他們在工作中秉公執法,要指導他們在開展活動時,充分發揮每位同學的作用,給大家提供均等的機會,使每位同學都有成功的喜悅;要引導他們主動 熱情地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幫助同學,使大家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當然,學生也應對班幹部的工作積極配合,互相理解,縮短距離,使全班同學形成班幹部、學生打成壹片,擰成壹股繩的良好局面。
三、 教師率先垂範,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壹個重要方面。班主任既要“傳道,授業、解惑”,更應該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深厚的藝術修養,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風,都是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人格魅力所在,學生會因之而尊重妳,支持妳,主動地聚集在妳的周圍。這樣就能在教育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了給班級的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平時在班中我註重以身作則。作為班主任,除了要明確指導學生如何遵守規章制度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做到的,妳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如:教育學生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我就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他們,見到地上丟的垃圾,我親自把它撿起來,丟到垃圾桶。如此幾次,孩子們看到地上有紙,也能主動撿起丟進垃圾桶。有壹次,壹個學生壹邊撿起地上的垃圾壹邊說:“誰這麽不講衛生,隨便丟垃圾。”看到他的做法,我心裏有壹種說不出的高興。可以看出,班主任的壹舉壹動,都給學生很深的影響
每年新年,都是學生送老師賀卡,今年六壹兒童節,我突發奇想,何不送每人壹張小書簽,上面寫上我的壹句祝福與期盼,學生壹定會高興的。於是,我精心選購69張小書簽。當寫滿“多壹點堅強,妳壹定會成功”“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壹兩重的真誠,等於壹噸的聰明”的小書簽發到學生手裏的時候,同學們爭先觀看,細細揣摩,愛不釋手。我感覺到學生已接受我真誠的愛。
由此可見作為“壹家之長”,班主任應該關心這壹集體,愛護這壹家庭中的每壹位成員。真正地從內心愛他們,關心他們。能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真心的愛護,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從而使得班集體真正成為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充滿愛意的集體,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
四、用新的奮鬥目標鼓舞學生,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集體的團結,鞏固和發展,是以有***同的奮鬥目標為前提的。班級凝聚力的鞏固和發展是離不開班集體的。在某壹階段的***同的奮鬥目標,它可以使學生明確方向,能促進其對集體的熱情始終保持並不斷增加。
曾經有壹段時間,作文教學成了令教師頭痛的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成為關鍵問題。壹段時間以來班級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很低,班內學習氣氛不濃。如何解決這壹難題呢?教室裏的電腦令我眼前壹亮。網絡已成為現代文明的標誌,網絡已走進千家萬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正確利用網絡資源可以讓它為我們的學習服務。於是我在網上為本班同學申請了壹個文學社——稚嫩有待成長的青春樹文學社。我設計的口號是:匯集童年多彩生活,展現個人成長足跡。宗旨:搜集學生平日的優秀習作,在網上發表,樹立學生自信,提供家校交流平臺。文學社成立後,我定期將學生的作品擇優發表在文學社裏,請全班同學和家長朋友閱讀品評。在欣賞的同時增大閱讀量,讓學生互相學習。這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又提高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短短的壹段時間,青春樹碩果累累。發展成員五十多人,發表文章數百篇。壹位家長留言:“王老師,我聽過您的發言,您的語言和您的文章壹樣,讀書如見其人,簡潔、幹練,又略帶青澀。我感受到您酷愛文學,您把您的孩子也帶入文學殿堂。謝謝您,壹位默默耕耘的園丁。相信您和您的孩子壹定會成功。”壹段時間以來,對於學生們的習作,大家爭先點擊,品讀、評價,學生間也互相留言鼓勵。鵬同學平時寫作功底差,對寫作沒有信心。在壹次努力後,寫出了壹篇“認識壹個真實的我”十分成功,被我發表在文學社內。他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被發表,信心大增,寫作的興趣壹下就上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學社的故事在不斷充實,在這棵青春樹上,同學們用勤奮做養料,用智慧做種子,用汗水澆灌,青春之樹越來越茁壯!同學們的寫作熱情高漲,大家比著寫,爭著寫,寫作水平在幫助中進步,表達能力在競爭中提高。正是由於用寫作的新目標激勵學生,使班級的凝聚力不斷地得到鞏固和發展,使學生心情舒暢地不斷地得到鍛煉,能力和才幹不斷地得到增長,其他工作也正是在這種班級凝聚力的作用下順利開展起來,而且越來越好。
五、 關愛尊重學生,增強班級凝聚力。
要使班級有較強的凝聚力,班主任對班級學生要極度關心。別林斯基說:愛是鑒別教育的尺度。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關心愛護學生,是貫穿與整個教育實踐過程的壹條紅線,“全心全意愛自己的學生”更應是為師者的座右銘。作為“壹家之長”,班主任應該關心集體,愛護這壹家庭中的每壹位成員。真正地從內心愛他們,關心他們。能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真心的愛護,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從而使得班集體真正成為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充滿愛意,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
我今年帶的壹年級有這樣壹個學生,年齡只有五歲半,雖然個子很高,可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幼稚園孩子的水平。剛開學時不願上學,不進教室上課,整天哭著找家長。即使來到學校也不專心聽課,不完成作業,整天拖著兩道鼻涕,聽不懂老師的話,不按學校的要求去做,給我惹下許多麻煩。而最令我頭痛的是,無論我是在班級公開批評,還是在辦公室單獨訓話,她總是壹副笑嘻嘻的模樣,不會說出壹句象樣的話。我聲色俱厲也好,苦口婆心也罷,只是自己浪費精力而已。有壹次她又犯了錯誤,不服從我的管教竟然趁我不註意之際咬了我壹口。看著胳膊上紅腫的四個牙印,想著從教十年來第壹次挨咬的經歷,我簡直哭笑不得。這次把她叫進辦公室,我沒有象以往那樣進行嚴厲地批評,而是笑呵呵地說:“今天妳咬了我壹口,可不能就這麽算了,我也要咬妳壹口,這樣才公平。”我以為聽我這麽壹說,她壹定會又重蹈覆轍笑嘻嘻地壹臉漠然。沒想到這次她竟然壹臉疑惑:“啊?老師,妳也沒有朋友,妳也不愛上學啊!”聽她這麽壹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孩子的內心有她煩惱。接著我順著她的思路又說:“是啊,學校真沒意思,我也不喜歡這裏,也想咬人了。?”“就是,學校真的不好,我的好朋友都不在這裏,而且這裏太沒意思,不讓隨便說話,不讓在走廊裏跑,還得靠右側走,天天還要寫作業。老師還批評我,我喜歡在幼兒園玩……”那壹刻,我才真正感覺到:這個咬我的學生只是壹個沒長大的孩子,她需要我這個老師更多的寬容與愛。從那壹天起,我改變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俯下身子與她交流,從她的角度出發走進她的心靈世界。我發現她是壹個單純熱情,陽光明媚,活潑好動的女孩,就是因為沒上過學前班,年齡小,自尊心強導致她不適應學校的生活。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聊天,幫他結識壹小夥伴,在我的關心和照顧下,這位同學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不但沒有掉隊,而現在已成為壹名成績優異、關心集體的少先隊員了。
班主任愛護班級,關心學生不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這樣才能讓妳的學生緊緊圍繞在妳的身邊,才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能勇於開拓,勇於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相信壹定會建立壹個生機勃勃的集體,壹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壹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